搜索
首页 《春台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意思:闻道汉家全盛日,别墅离宫去不是一。

出自作者[唐]李隆基的《春台望》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壮丽山川和奢华宫室的诗,诗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表达了对于勤劳人民的关怀和对于奢华生活的反思。 首段描写了诗人登上高台,眺望千里际的山川,赞叹其壮丽。太华和终南山层层叠叠,郊原上绮丽交错,参差多态。这些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自然景色的魅力,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接着,诗人描绘了进入绮楼后所见到的美景,初莺在红树上鸣叫,归雁双双飞往绿洲,太液池中有黄鹤飞舞,昆明水上映照着牵牛星。这些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和惬意。 然后,诗人通过回忆汉家全盛日的别馆离宫,甘泉、五柞等地的连绵宫室,以及周庐徼道、飞阁回轩等建筑,展现了古代帝王的豪华生活。然而,诗人并没有仅仅停留在欣赏奢华景色的层面,他进而提出了“须念作劳居者逸”的观点,表达了对于辛勤劳动的人民的关怀,以及对于统治者奢侈生活的反思。 最后,诗人描绘了夕阳西下,乌鸦归巢,夕鸟喧喧进入上林苑的景象。在薄暮时分,诗人回步辇上,心中还念着中人罢止百金的劳作。这些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和人文环境的敏锐观察,同时也表达了他对人民生活状况的关切。 整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壮丽的自然景色和奢华的宫廷生活,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勤劳人民的关怀和对奢华生活的反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暇景属三春,高台聊四望。
目极千里际,山川一何壮。
太华见重岩,终南分叠嶂。
郊原纷绮错,参差多异状。
佳气满通沟,迟步入绮楼。
初莺一一鸣红树,归雁双双去绿洲。
太液池中下黄鹤,昆明水上映牵牛。
闻道汉家全盛日,别馆离宫趣非一。
甘泉逶迤亘明光,五柞连延接未央。
周庐徼道纵横转,飞阁回轩左右长。
须念作劳居者逸,勿言我后焉能恤。
为想雄豪壮柏梁,何如俭陋卑茅室。
阳乌黯黯向山沉,夕鸟喧喧入上林。
薄暮赏余回步辇,还念中人罢百金。
作者介绍 李隆基简介
李隆基(685年9月8日—762年5月3日),即唐玄宗,先天元年(712年)至天宝十五年(756年)在位,因安史之乱而退位,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亦是唐代极盛时期的皇帝。唐睿宗李旦第三子,故又称李三郎,母窦德妃。

大唐垂拱元年(685年)八月,李隆基生于东都洛阳,生性英明果断,知晓音律,仪表雄伟俊丽。初封楚王,后改封临淄王,历任卫尉少卿、潞州别驾。唐隆元年(710年)六月庚子日申时,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唐隆政变”,诛杀韦后集团。先天元年(712年),李旦禅位于李隆基,于长安太极宫登基称帝。唐玄宗在位前期,在政治上很有作为,他勤于政事,从各方面采取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唐朝政权。唐玄宗注意拨乱反正,任用姚崇、宋璟等贤相,励精图治,开创了唐朝的极盛之世——开元盛世。但是在位后期逐渐怠慢朝政、宠信奸臣李林甫、杨国忠等;且宠爱杨贵妃,加上政策失误和重用安禄山等塞外民族试图来稳定唐王朝的边疆,结果导致了后来长达八年的安史之乱,为唐朝中衰埋下伏笔。天宝十五年(756年)太子李亨即位,尊其为太上皇。

宝应元年(762年)病逝于长安神龙殿,终年78岁,葬于金粟山,名为泰陵。庙号玄宗,又因其谥号为至道大圣大明孝皇帝,清朝为避讳康熙帝之名玄烨,多称其为唐明皇,另有尊号开元圣文神武皇帝。

关键词解释

  • 汉家

    解释

    汉家 Hànjiā

    [Han Dynasty (206B.C—200A.C)] 即汉朝

    汉家山东二百州。—— 唐· 杜甫《兵车行》

    为汉家除残去秽。——《资治通鉴》<

  • 离宫

    读音:lí gōng

    繁体字:離宮

    英语:detached palace

    意思:(离宫,离宫)

     1.正宫之外供帝王出巡时居住的宫室。
      ▶《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孝惠帝曾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 全盛

    读音:quán shèng

    繁体字:全盛

    英语:noon

    意思:
     1.最为兴盛或强盛。
      ▶南朝·宋·鲍照《芜城赋》:“当昔全盛之时,车挂槥,人驾肩,廛闬扑地,歌吹沸天。”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