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知果教寺》 窗虚明落日,楼迥响疏钟。

窗虚明落日,楼迥响疏钟。

意思:窗虚明落天,楼迥响疏钟。

出自作者[宋]陈尧佐的《知果教寺》

全文赏析

这首诗《萝岩山下寺,静境绝过从》是一首对自然美景和静谧寺庙的生动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萝岩山下寺的喜爱和敬仰之情。 首句“静境绝过从,芳草二三月”,描绘了萝岩山下寺的宁静环境,没有世俗的纷扰,只有春日的芳草和三月的绿意。作者通过“过从”一词,暗示了寺外世界的喧嚣和纷扰,与寺内的宁静形成鲜明对比。 “碧云千万峰”一句,形象地描绘了萝岩山的秀美景色,绿色的云朵般的云层下,千峰竞秀,展现了大自然的壮美。 “窗虚明落日,楼迥响疏钟”这两句描绘了寺庙的建筑和环境。窗户明亮,夕阳透过窗户洒落,楼阁在远处回响着稀疏的钟声,营造出一种静谧、祥和的氛围。 最后两句“恰恐重来晚,庭前记偃松”,表达了作者对萝岩山下寺的喜爱之情,担心再次来访已经太晚,同时也记住了庭前的一棵偃松。这表达了作者对萝岩山下寺的深深留恋和期待再次来访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萝岩山下寺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景和静谧环境的喜爱,同时也表达了对寺庙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萝岩山下寺,静境绝过从。
芳草二三月,碧云千万峰。
窗虚明落日,楼迥响疏钟。
恰恐重来晚,庭前记偃松。
作者介绍
陈尧佐(963年—1044年10月26日),字希元,号知余子。阆州阆中人。北宋大臣、水利专家、书法家、诗人,左谏议大夫陈省华次子、枢密使陈尧叟之弟、天雄军节度使陈尧咨之兄。

端拱元年(988年),陈尧佐进士及第,授魏县、中牟县尉。咸平初年,任潮州通判。历官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景祐四年(1037年),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康定元年(1040年),以太子太师致仕。庆历四年(1044年),陈尧佐去世,年八十二。追赠司空兼侍中,谥号“文惠”。

陈尧佐在水利上颇有成就:为防钱塘潮,他提出了“下薪实土法”;为堵黄河在滑州缺口,他发明了“木尤杀水法”;他在汾水两岸筑堤植柳防洪,成为长期造福人民的“柳溪”。陈尧佐也工于书法,喜欢写特大的隶书字。因其书法点画肥重,人称“堆墨书”。著有《潮阳编》、《野庐编》、《遣兴集》、《愚邱集》等。

关键词解释

  • 疏钟

    读音:shū zhōng

    繁体字:疏鍾

    意思:(疏钟,疏钟)
    稀疏的钟声。
      ▶清·陈廷敬《送少师卫公致政还曲沃》诗:“梦绕细旃闻夜雨,春回长乐远疏钟。”

    解释:1.亦作\"踈钟

  • 落日

    读音:luò rì

    繁体字:落日

    英语:setting sun

    意思:夕阳。亦指夕照。
      ▶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诗:“晓月发云阳,落日次朱方。”
      ▶唐·杜甫《后出塞》诗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