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意思:我应该感到梦枕,寒林正进入帷帐。

出自作者[唐]皎然的《和阎士和望池月答人》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月亮为载体,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 首先,诗的开头“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月亮突然出现在池塘上,而一双蛾眉也在此时让思念之情涌上心头。这里的“片月”象征着孤独和离别,“双蛾”则象征着相思之情。诗人通过月亮和双蛾的描绘,巧妙地表达了相思之苦。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月亮的美丽和相思之情的沉重。月光如粉般洒落,但因为距离太远,无法形成清晰的影子,就像思念的人无法清晰地出现在眼前一样。这种描绘既美丽又凄凉,让人感到深深的哀愁。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这两句描绘了相思之人的孤独和寂寞。孤枕难眠,只能在寒冷的树林中独自入帷,这种孤独和寂寞让人感到心痛。 最后,“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这两句表达了虽然两个人都在思念对方,但不要独自抱怨相思之苦。这种宽慰和鼓励让人感到温暖和希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月亮为载体,通过美丽的描绘和深刻的情感表达了深深的相思之情。它既美丽又凄凉,既孤独又温暖,让人感到深深的哀愁和希望。这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它用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片月忽临池,双蛾忆画时。
光浮空似粉,影散不成眉。
孤枕应惊梦,寒林正入帷。
情知两处望,莫怨独相思。
作者介绍 皎然简介
皎然(720年-804年),俗姓谢,字清昼,是唐朝著名的诗人、僧人和茶道家。他是中国山水诗创世人谢灵运的后代,出生于浙江省湖州市。皎然一生游学四方,广交名士,自幼喜好佛学和文学,擅长写山水诗。他的诗歌风格清丽脱俗,以描绘山水胜景和描写人物情感为主,具有良好的文学价值。

皎然不仅在文学领域有所成就,也是茶道家和佛学家。他在茶道方面的造诣非常深厚,被誉为“茶圣”,并在《茶经》中总结了自己多年来的茶道心得。此外,他还致力于佛教事业,曾经担任东林寺的净土宗法师,为佛教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关键词解释

  • 寒林

    读音:hán lín

    繁体字:寒林

    意思:
     1.称秋冬的林木。
      ▶晋·陆机《叹逝赋》:“步寒林以悽恻,翫春翘而有思。”
      ▶唐·王维《过李揖宅》诗:“客来深巷中,犬吠寒林下。”
      ▶宋·范仲淹

  • 惊梦

    读音:jīng mèng

    繁体字:驚夢

    意思:(惊梦,惊梦)
    惊醒睡梦。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相如含笔而腐毫,扬雄辍翰而惊梦。”
      ▶明·高启《蛩声》诗:“空馆谁惊梦?幽蛩泣露莎。”

  • 孤枕

    读音:gū zhěn

    繁体字:孤枕

    意思:独枕。借指独宿、独眠。
      ▶唐·李白《月下独酌》诗之三:“醉后失天地,兀然就孤枕。”
      ▶唐·李商隐《戏赠张书记》诗:“别馆君孤枕,空庭我闭关。”
      ▶元·宋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