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杜鹃》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意思: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水收集工部在江津。

出自作者[唐]李洞的《闻杜鹃》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杜鹃鸟的啼叫声为切入点,通过描绘杜鹃鸟在青山和白日中啼叫,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悲痛。 首联“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描绘了杜鹃鸟在万古的潇湘波上漂浮,最终化为流血的杜鹃的形象。潇湘,是中国南方的一条河流,其波涛汹涌,象征着历史的洪流。这里的“流血”二字,暗示了杜鹃鸟的悲惨命运,它象征着悲痛和哀伤。 颔联“长疑啄破青山色,只恐啼穿白日轮。”进一步描绘了杜鹃鸟的啼叫声,它似乎在啄破青山,又怕啼声能穿破白日。这里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使得诗歌的意象更加鲜明。 接下来的两联“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描绘了杜鹃鸟在不同情境下的啼叫声,以及它与历史事件的联系。花落和雨收,都是历史的变迁和时代的更迭的象征。而玄宗和工部,则是历史上的两位皇帝和诗人,他们与杜鹃鸟的联系,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 最后,“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杜鹃鸟的哀鸣声的深深同情,同时也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尽管杜鹃鸟的声音能够传达到君王的耳中,但是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却使得千秋之后,一切都化为尘土,这无疑是对现实的深深忧虑。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杜鹃鸟的啼叫声为切入点,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比喻,表达了深深的哀愁和悲痛。同时,它也反映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动荡,以及对现实的深深忧虑。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万古潇湘波上云,化为流血杜鹃身。
长疑啄破青山色,只恐啼穿白日轮。
花落玄宗回蜀道,雨收工部宿江津。
声声犹得到君耳,不见千秋一甑尘。

关键词解释

  • 江津

    读音:jiāng jīn

    繁体字:江津

    意思:江边渡口。
      ▶唐·封演《封氏闻见记•惠化》:“伯屿未行,或已有先发。
      ▶伯屿于所在江津,见舟船问之,皆云:‘从袁州来,随使君往抚州。’前后相继,津吏不能止。”

  • 玄宗

    读音:xuán zōng

    繁体字:玄宗

    英语:Emperor Xuan

    意思:
     1.指佛教的深奥旨意。
      ▶晋·僧肇《注<维摩诘经>序》:“而恨支·竺所出,理滞于文,常惧玄宗,坠于译人

  • 蜀道

    读音:shǔ dào

    繁体字:蜀道

    英语:Shudao

    意思:蜀中的道路。亦泛指蜀地。
      ▶唐·温庭筠《过华清宫二十二韵》:“早梅悲蜀道,高树隔昭丘。”
      ▶《隶续•汉建平郫县碑》宋·

  • 收工

    读音:shōu gōng

    繁体字:收工

    英语:knock off

    意思:(在田间或工地上干活的人)结束工作。
      ▶艾芜《还乡记》:“我们早点收工,大家回去!”管桦《山谷中》:“我们收工吃过饭回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