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梅圣俞感李花》 朝摘桃花红破萼,暮摘李花繁满枝。

朝摘桃花红破萼,暮摘李花繁满枝。

意思:朝摘桃花红打败马希萼,晚上摘李花繁满枝。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和梅圣俞感李花》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春日赏花”和“历史人物的思考”。 首句“朝摘桃花红破萼,暮摘李花繁满枝”,诗人以清晨桃花初绽,黄昏时李花繁盛的景象,描绘出春天的生机勃勃。桃花象征着爱情和美满,而李花则代表着纯洁和高雅,这两种花的形象都寓含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美好期待。 “客心浩荡东风急,把酒看春能几时”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感慨和珍惜春天的情感。他感到自己心中的思绪如同浩荡的东风,急切地想要把握住春天的每一刻。这种情感既是对春天的热爱,也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舞衣未放哀弦阕,鷤{左圭右鸟}欲鸣花影绝”这句诗描绘了春天即将结束,但舞者们还未开始演奏哀乐的情景。这里诗人用一种悲而不伤的意象,表达了对春天即将结束的惋惜之情。 最后两句“将军白首不功名,霸陵千古流青血”,诗人借用了历史人物的形象,表达了对那些在历史长河中默默付出,不求功名,只求正义的英雄的敬仰。他们虽然老了,但他们的精神将永存于历史之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春日赏花为主题,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对历史人物的思考,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那些在历史中默默付出,不求功名的人的敬仰。整首诗情感丰富,意象鲜明,语言优美,是一首优秀的诗篇。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朝摘桃花红破萼,暮摘李花繁满枝。
客心浩荡东风急,把酒看春能几时。
舞衣未放哀弦阕,鷤{左圭右鸟}欲鸣花影绝。
将军白首不功名,霸陵千古流青血。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桃花

    读音:táo huā

    繁体字:桃花

    短语:水葫芦 栀子 款冬 紫菀 山花 晚香玉 芍药 刨花 鸡冠花 夹竹桃 康乃馨 风信子 报春花 玫瑰 紫罗兰 唐 金盏花 美人蕉 鸢尾 藏红花 水仙 菁 樱花 木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