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 田父邻家争借问,顷来重客有今不。

田父邻家争借问,顷来重客有今不。

意思:农夫邻居争着上前打听,近年来有人现在不重要。

出自作者[宋]周必大的《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

全文创作背景

《陈正仲提刑制勘甫毕首过小楼既出新诗仍惠手》是宋朝诗人周必大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主要与陈正仲提刑的工作及其与周必大的交往有关。陈正仲提刑刚刚完成了勘查工作,便到访周必大的小楼,并展示了他新创作的诗。陈正仲的才华和他们的友情,引发了周必大的创作热情,于是他便写下了这首诗。 在诗中,周必大赞扬了陈正仲的才华和工作能力,同时也表达了对他们友情的珍视。这可以从诗题和诗句中体现出来。然而,需要更多具体的历史背景和文献资料,才能进一步揭示这首诗更深的创作背景和寓意。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有更多与这首诗创作背景相关的资料,建议查阅文献获取更多信息。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才将疑狱决春秋,便顾居乡马少游。
犯斗海槎光斗野,应星汉节照星楼。
法书飞动鸾窥沼,韵语清高鹤唳洲。
田父邻家争借问,顷来重客有今不。
作者介绍 洪咨夔简介
周必大(1126年8月15日—1204年10月25日),字子充,一字洪道,自号平园老叟。原籍郑州管城(今河南郑州),至祖父周诜时居吉州庐陵(今江西省吉安县永和镇周家村)。南宋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庐陵四忠”之一。

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进士及第。绍兴二十七年(1157年),举博学宏词科。曾多次在地方任职,官至吏部尚书、枢密使、左丞相,封许国公。庆元元年,以观文殿大学士、益国公致仕。嘉泰四年(1204年),卒于庐陵,追赠太师。开禧三年(1207年),赐谥文忠,宁宗亲书“忠文耆德之碑”。

周必大工文词,为南宋文坛盟主。与陆游、范成大、杨万里等都有很深的交情。著有《省斋文稿》、《平园集》等,后人汇为《益国周文忠公全集》。

关键词解释

  • 田父

    读音:tián fǔ

    繁体字:田父

    意思:I
    大蛤蟆的别名。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虫一•田父》﹝集解﹞引苏颂曰:“按《洽闻记》云,虾蟆大者名曰田父,能食蛇,蛇行被逐,殆不能去。”
    II
    老农。

  • 借问

    读音:jiè wèn

    繁体字:借問

    英语:may I ask

    意思:(借问,借问)

     1.犹询问。
      ▶《宋书•萧惠开传》:“虑兴宗不能诣己,戒勒部下:‘蔡会稽部伍若借问,慎不

  • 邻家

    读音:lín jiā

    繁体字:鄰家

    英语:next-door

    意思:(邻家,邻家)
    邻居,邻舍。
      ▶《墨子•天志上》:“若处家得罪于家长,犹有邻家所避逃之。”
      ▶唐·韩愈《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