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意思:翠岩千尺靠溪斜,曾得到严光作钓家。

出自作者[唐]杜牧的《正初奉酬歙州刺史邢群》

全文赏析

这首诗《翠岩千尺倚溪斜》是一首描绘隐逸生活的诗,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首联“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中,诗人通过描绘翠岩溪边的景色,引用了严光的典故,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严光是汉代的一位隐士,诗人以此典故入诗,表明自己也有隐逸之心。 颔联“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则描绘了越地的山水景色,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之情。越地山水秀美,诗人用“越嶂远分丁字水”的描绘,将越地的山水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腊梅迟见二年花”也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期待和向往。 颈联“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失望和对田园生活的决心。诗人认为在明时,朝廷需要刀尺这样的裁决者,而自己则愿意在幽静的田园中度过余生。这表达了诗人对朝廷的不满和失望,同时也表明了他对田园生活的决心和追求。 尾联“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则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具体向往。诗人希望能够在阳羡里过着风烟弥漫的生活,并表示如果能够解甲归田,那么他就会离开战场,回到田园中去过上隐逸的生活。这表明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具体向往和追求。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山水景色、典故、朝廷和田园生活的对比等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田园诗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翠岩千尺倚溪斜,曾得严光作钓家。
越嶂远分丁字水,腊梅迟见二年花。
明时刀尺君须用,幽处田园我有涯。
一壑风烟阳羡里,解龟休去路非赊。
作者介绍 杜牧简介
杜牧(803年-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杜牧是唐代杰出的诗人、散文家,是宰相杜佑之孙,杜从郁之子。唐文宗大和二年26岁中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后赴江西观察使幕,转淮南节度使幕,又入观察使幕,理人国史馆修撰,膳部、比部、司勋员外郎,黄州、池州、睦州刺史等职。

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著有《樊川文集》。杜牧的诗歌以七言绝句著称,内容以咏史抒怀为主,其诗英发俊爽,多切经世之物,在晚唐成就颇高。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大杜“。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关键词解释

  • 千尺

    读音:qiān chǐ

    繁体字:千尺

    意思:极言其深、高、长。
      ▶唐·李白《赠汪伦》诗:“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宋·王安石《道傍大松人取为明》诗:“虬甲龙髯不易攀,亭亭千尺荫南山。”

  • 钓家

    读音:diào jiā

    繁体字:釣家

    意思:(钓家,钓家)
    渔家,以捕鱼为业的人家。
      ▶唐·李咸用《江行》诗:“共说干戈苦,汀洲减钓家。”
      ▶明·高启《春日怀江上》诗之一:“一川流水半村花,旧屋南邻是钓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