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意思: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刻诗。

出自作者[宋]戴复古的《沈庄可号菊花山人即其所言》

全文赏析

这首诗《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是一首对老年生活的赞美诗,它描绘了一位清贫但充满智慧和乐趣的老人的生活。 首联“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诗人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老人的外貌和行为,暗示了老人虽然年纪已大,但精神状态依然如旧时一样清新自然。这一联通过对比“前日”和“今日”的老人形象,突出了老人坚韧不屈的精神风貌。 颔联“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这一联进一步描绘了老人的家庭生活,没有了藏酒的妇人,却有喜欢读书的孩子。这一描述展现了老人家庭的简单和朴素,但也透露出一种文化的气息和知识的传承。 颈联“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诗人描述了老人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和热爱,通过修缮茅屋和种植菊花,展示了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尊重。 尾联“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这一句是全诗的点睛之笔,它表达了诗人对老人奇特命运的感慨和对老人生活的赞美。诗人以“寒儒”自比,暗示了自己也是出身贫寒,但却得到了太守的赏识和帮助。这一对比,不仅突显了诗人的自我价值,也表达了对老人生活的敬意和对社会公正的期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一位老年人的赞美,表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知识的追求。诗中充满了对简单、朴素、坚韧、智慧等美好品质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社会公正和人文关怀的期望。这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老貌非前日,清吟似旧时。
已无藏酒妇,幸有读书儿。
连岁修茅屋,三秋绕菊篱。
寒儒有奇遇,太守为刊诗。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戴复古(1167年-1248年后),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字式之,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人。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

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

关键词解释

  • 太守

    读音:tài shǒu

    繁体字:太守

    短语:文官 总督 提督 执政官 执行官 外交大臣 外交官

    英语:procurator

    意思:官名。
      ▶秦置郡守,汉景

  • 寒儒

    读音:hán rú

    繁体字:寒儒

    意思:贫寒的读书人。
      ▶宋·欧阳修《读书》诗:“吾生本寒儒,老尚把书卷。”
      ▶《三侠五义》第二三回:“他虽是饱学名士,却是一个寒儒,家道艰难,止于餬口。”
      ▶郁达夫

  • 奇遇

    读音:qí yù

    繁体字:奇遇

    英语:adventure

    意思:意外奇特的相逢或遇合。
      ▶宋·柳永《迎新春》词:“更阑烛影花阴下,少年人,往往奇遇。”
      ▶丁玲《一九三•年春上海》:

  • 有奇

    读音:yǒu jī

    繁体字:有奇

    英语:odd

    意思:有余。
      ▶《汉书•食货志下》:“而罢大小钱,改作货币,长二寸五分,广一寸,首长八分有奇。”
      ▶颜师古注:“奇,音居宜反,谓有余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