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戏问山石榴》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意思:一树山石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着花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戏问山石榴》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题目是《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作者通过描绘石榴花在庭院前开放时的情景,表达了对石榴花的赞美和对嫉妒的讽刺。 首先,诗中描述石榴树在小山边被栽种,它的一部分花朵含苞待放,鲜艳的花萼和花朵在微风中摇曳生姿。这种描绘给人一种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感觉,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美丽。 接着,作者通过“争知司马夫人妒”这一句,将石榴花与嫉妒联系起来。司马夫人是西晋大臣石崇之妾,以嫉妒著名。这里作者借此讽刺那些嫉妒他人的人,他们就像司马夫人一样,因为嫉妒而阻止石榴花开放。 最后,“移到庭前便不开”是对嫉妒的进一步讽刺。如果石榴花被移到庭前,它就会失去自由和自然环境,无法自然开放。这里暗示嫉妒就像庭院一样,会扼杀人的本性和创造力。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石榴花的美丽和生命力,表达了对自然和自由的赞美,同时也对嫉妒进行了讽刺和批评。这种表达方式既有艺术美感,又具有深刻的思想内涵,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小树山榴近砌栽,半含红萼带花来。
争知司马夫人妒,移到庭前便不开?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含红

    读音:hán hóng

    繁体字:含紅

    意思:(含红,含红)
    犹含泪。红,红泪,指女子的眼泪,因浸着脂粉故变红。
      ▶苏曼殊《断鸿零雁记》第十九章:“余略引目视静子,玉容瘦损,忽而慧眼含红欲滴。”
      ▶苏曼殊

  • 山榴

    读音:shān liú

    繁体字:山榴

    意思:杜鹃花的别名。
      ▶南朝·梁·何逊《七召》:“河柳垂叶,山榴发英。”
      ▶唐·白居易《题孤山寺山石榴花示诸僧众》诗:“山榴花似结红巾,容艷新妍占断春。”
      ▶清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