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及第后谢座主》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意思:悲欢黑暗负风云力量,感激潜生草木身。

出自作者[唐]周匡物的《及第后谢座主》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深情的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命运和自然的感慨。诗的开篇“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描绘了诗人从东越走到西秦,多次听到莺啼却未曾见到春天的景象,这反映了人生的起伏和不确定性。诗人借此表达了生活的艰辛和生命的无常。 接着,“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这里诗人用比喻手法,将昆山比作高贵的事物,瓦砾比作卑微的事物,灵沼则比作洗净尘埃的地方。诗人试图将瓦砾投向昆山,让灵沼洗涤尘埃,这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的追求和对洗净心灵的渴望。 然后,“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悲欢离合都受到风云的影响,而感激之情则源于草木的生命力。这里,诗人把人的情感与自然的力量相结合,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最后,“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诗人在半夜与自己的影子对话,思考古往今来忍辱负重的人是谁。这句话体现了诗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深度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哲理丰富,通过自然景象和人生经历,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对人生的思考。诗人的才华和情感在字里行间流露无遗,让人读后深受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从东越入西秦,十度闻莺不见春。
试向昆山投瓦砾,便容灵沼濯埃尘。
悲欢暗负风云力,感激潜生草木身。
中夜自将形影语,古来吞炭是何人。

关键词解释

  •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
  • 草木

    读音:cǎo mù

    繁体字:草木

    英语:vert

    意思:
     1.指草本植物和木本植物。
      ▶《易•坤》:“天地变化,草木蕃。”
      ▶唐·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太行之阳有盘谷

  • 感激

    读音:gǎn jī

    繁体字:感激

    短语:谢天谢地 领情

    英语:appreciate

    意思:
     1.感奋激发。
      ▶汉·刘向《说苑•修文》:“感激憔悴之音作而民

  • 风云

    读音:fēng yún

    繁体字:風雲

    短语:局势 事态 形势 风声 局面 情势 态势 气候 阵势

    英语:wind and cloud

    意思:(风云,风云)

  • 生草

    读音:shēng cǎo

    繁体字:生草

    意思:
     1.青草;新生之草。
      ▶《庄子•让王》:“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生草。”
      ▶郭庆藩集释:“生者,谓新生未干之草,即牵萝补屋之意也。”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