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卜算子·租风瓜步》 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意思:闻道长江水日夜流,为什么不流侬走?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卜算子·租风瓜步》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优美的诗,它以秋天的景色和船在霜中停泊的景象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首先,诗中描绘了急风、楚天、日落、吴山等秋天的景象,这些景象都带有一种凄凉、寂静和深沉的感觉,让人感受到秋天的肃杀和孤独。同时,诗中也描绘了乌柏红梨树树霜和船在霜中住的景象,这些景象更加突出了秋天的寒冷和寂静。 其次,诗中的“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船行速度的渴望和无奈。诗人希望能够看到船帆落下的情景,听到船夫敲击船桨的声音,但是因为船在霜中停泊,他无法实现这个愿望。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 最后,“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渴望和无奈。诗人希望长江能够带走他,把他带到家乡去,但是长江不会因为他的愿望而改变流向。这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和无奈。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秋天的景色和船在霜中停泊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未来的迷茫。诗中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风急楚天秋,日落吴山暮。
乌柏红梨树树霜,船在霜中住。
极目落帆亭,侧听催船鼓。
闻道长江日夜流,何不流侬去?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长江

    读音:cháng jiāng

    繁体字:長江

    短语:赣江 雅鲁藏布江 鸭绿江 扬子江

    英语:Yangtze River

    意思:(长江,长江)

     1.泛指长的

  • 何不

    读音:hé bù

    繁体字:何不

    英语:why not

    意思:犹言为什么不。表示反问。
      ▶《诗•唐风•山有枢》:“子有酒食,何不日鼓瑟?且以喜乐,且以永日。”
      ▶《孟子•尽心上》:“

  • 日夜

    读音:rì yè

    繁体字:日夜

    意思:白天黑夜;日日夜夜。
      ▶《周礼•夏官•挈壶氏》:“凡丧,县壶以代哭者,皆以水火守之,分以日夜。”
      ▶唐·杜甫《悲陈陶》诗:“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 闻道

    读音:wén dào

    繁体字:聞道

    意思:(闻道,闻道)

     1.领会某种道理。
      ▶《论语•里仁》:“朝闻道,夕死可矣。”
      ▶唐·韩愈《师说》:“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
      ▶明·李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