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灞陵战叟》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

意思:不久班超传空流泪,读李陵书更断肠。

出自作者[唐]贯休的《灞陵战叟》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有深度的诗,它以一种悲愤和感伤的基调,描绘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 首句“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描绘了诗人的形象,手中握剑,鬓发如霜,回首往事,恨意绵长。这是一个典型的悲壮英雄形象,让人联想到古时的侠客和英勇的战士。在这种情境下,诗人的情感被推向了高潮,为后文的情感抒发做了铺垫。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愤慨和不平。他对于那些未能给予他更高官职的人感到失望和愤怒,同时也对那些曾经与他并肩作战的将领感到惋惜。这种情感表达了诗人对不公平待遇的抗议,同时也揭示了他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这两句诗进一步深化了诗人的情感表达。他寻找班超的传记,泪水不禁落下;再读李陵的书信,更是心如刀绞。这里诗人通过引用历史人物,表达了他对过去的怀念和对现实的无奈。 最后,“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面对现实时的感慨。他站在灞陵桥畔,看着春风吹过,花雾迷茫,心中充满了茫然和无奈。这种描绘将诗人的情感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为整首诗画上了句号。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的形象和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和现实的深深思考。它以一种悲壮和感伤的基调,唤起了人们对英雄的敬仰和对现实的无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剑刓秋水鬓梳霜,回首胡天与恨长。
官竟不封右校尉,斗曾生挟左贤王。
寻班超传空垂泪,读李陵书更断肠。
今日灞陵陵畔见,春风花雾共茫茫。
作者介绍 张耒简介
贯休(832~912),唐末五代前蜀画僧、诗僧。俗姓姜,字德隐,婺州兰溪(今浙江兰溪市游埠镇仰天田)人。七岁出家和安寺,日读经书千字,过目不忘。唐天复间入蜀,被前蜀主王建封为“禅月大师”,赐以紫衣。

贯休能诗,诗名高节,宇内咸知。尝有句云:“一瓶一钵垂垂老,万水千山得得来,”时称“得得和尚”。有《禅月集》存世。亦擅绘画,尤其所画罗汉,更是状貌古野,绝俗超群,笔法坚劲,人物粗眉大眼,丰颊高鼻,形象夸张,所谓“梵相”。在中国绘画史上,有着很高的声誉。存世《十六罗汉图》,为其代表作。

关键词解释

  • 班超

    读音:bān chāo

    繁体字:班超

    英语:Ban Chao

    详细释义:人名。(公元32~102)字仲升,扶风平陵人,东汉班彪之子,班固之弟,为人有大志,不修细节。明帝时出使西域,平服五

  • 垂泪

    读音:chuí lèi

    繁体字:垂淚

    英语:weep

    意思:(垂泪,垂泪)
    流泪。
      ▶战国·宋玉《高唐赋》:“愁思无已,叹息垂泪。”
      ▶唐·孟浩然《登万岁楼》诗:“天寒鴈度

  • 断肠

    读音:duàn cháng

    繁体字:斷腸

    短语:悲愤 悲切 悲恸 肝肠寸断 哀痛 悲壮 沉痛 痛 悲痛 痛定思痛

    英语:heartbroken

    意思:(断肠,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