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常恐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命白衣间。

常恐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命白衣间。

意思:常怕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力白衣服上。

出自作者[宋]刘克庄的《居厚弟示和诗复课十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诗,通过对战争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恐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句“近传铁马哨榆关,想见西南杀气蟠”,诗人描绘了战争的紧张和即将爆发的气氛。通过“铁马”和“哨榆关”的描述,我们可以想象到战争即将来临的紧张和紧迫感。而“西南杀气蟠”则表达了战争的激烈和残酷,预示着未来的战斗可能会更加激烈。 “常恐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命白衣间”,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担忧和恐惧。他担心自己会被遗忘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机会为国家和人民效力。这种担忧和恐惧,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责任感。 “本无高论生丛谤,虚过明时死厚颜”,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的不确定和迷茫。他并没有高谈阔论,只是默默地等待机会为国家效力。然而,如果不能在有生之年为国家做出贡献,他将会感到羞愧和无颜面对世人。 最后两句“春水渐生天向暑,寄声速载帝羓还”,诗人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他希望春天到来时,战争能够结束,人们能够过上和平安宁的生活。同时,他也期待着能够早日收到帝王的赏赐和恩泽。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担忧和恐惧,以及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通过诗人的描绘,我们可以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和无情,以及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深深热爱和责任感。这首诗是一首感人至深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近传铁马哨榆关,想见西南杀气蟠。
常恐漏名青史上,不令效命白衣间。
本无高论生丛谤,虚过明时死厚颜。
春水渐生天向暑,寄声速载帝羓还。
作者介绍 徐玑简介
刘克庄(1187年9月3日—1269年3月3日),初名灼,字潜夫,号后村,福建省莆田市人。南宋豪放派诗人、词人、诗论家。

初为靖安主簿,后长期游幕于江、浙、闽、广等地。诗属江湖诗派,作品数量丰富,内容开阔,多言谈时政,反映民生之作,早年学晚唐体,晚年诗风趋向江西诗派。词深受辛弃疾影响,多豪放之作,散文化、议论化倾向也较突出。

作品收录在《后村先生大全集》中。程章灿《刘克庄年谱》对其行迹有较详细考证,侯体健《刘克庄的文学世界》展现了其文学创作各个方面,探索精微。

关键词解释

  • 效命

    读音:xiào mìng

    繁体字:效命

    短语:效忠 报效 出力 死而后已 卖命 效力 尽职 鞠躬尽瘁 效劳

    英语:go all out to do one\'s duty regardless of

  • 青史

    读音:qīng shǐ

    繁体字:青史

    短语:

    英语:annals of history

    意思:
     1.古代以竹简记事,故称史籍为“青史”。
      ▶南朝·梁·江淹

  • 白衣

    读音:bái yī

    繁体字:白衣

    英语:white

    意思:
     1.白色衣服。
      ▶《吕氏春秋•孟秋》:“天子居总章左个,乘戎路,驾白骆,载白旂,衣白衣,服白玉。”
      ▶《旧唐书

  • 漏名

    读音:lòu míng

    繁体字:漏名

    意思:
     1.谓在贺新天子即位的册牒上漏署姓名。
      ▶《资治通鉴•唐文宗开成五年》:“故事,新天子即位,两省官同署名。上之即位也,谏议大夫裴夷直漏名,由是出为杭州刺史。”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