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建安少年请缨客,横槊赋诗两无敌。

建安少年请缨客,横槊赋诗两无敌。

意思:建安少年请带客人,横握长矛赋诗两无敌。

出自作者[宋]洪迈的《送瓯宁魏生赴武举》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对建安时期的少年英雄的赞美,他们英勇无畏,横槊赋诗,气势如虹,是入彀中的英才,他们的气概如同天狼星一般,照亮了黑夜,无所遁形。 诗中描绘了他们在庙堂上挥舞着鞭子驱赶着像雏鹰一样的敌人,他们的智慧和勇猛都付诸于那些壮士。他们引弓没羽,世间自有他们的英勇事迹流传,他们敢于提出上策,那么他们应该如何应对当前的局势呢? 这首诗充满了对建安少年的赞美和敬仰,他们不仅有勇有谋,而且敢于担当,他们的精神风貌和行为方式都是值得人们学习和效仿的。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建安时期的怀念和对英勇精神的向往。 最后一句“敢闻上策当何如”更是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他希望这些英勇的少年能够有更好的策略和方法来应对当前的局势,他们应该如何行动呢?这也是诗人对未来的思考和期待,他希望未来的世界能够有更多的英勇和智慧,能够有更多的建安少年出现。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赞美建安少年英勇精神的作品,它充满了对未来的期待和思考,同时也表达了对建安时期的怀念和敬仰。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建安少年请缨客,横槊赋诗两无敌。
辞家去作入彀英,气拂天狼夜无迹。
庙堂尺箠鞭羌雏,智名勇功付壮夫。
引弓没羽世自有,敢闻上策当何如。
作者介绍 洪迈简介
洪迈,1123年出生,南宋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字景卢,号容斋,又号野处。洪皓第三子。官至翰林院学士、资政大夫、端明殿学士,宰执、封魏郡开国公、光禄大夫。

卒年八十,谥“文敏”。配张氏,兵部侍郎张渊道女、继配陈氏,均封和国夫人。南宋著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容斋随笔》、《夷坚志》。

关键词解释

  • 建安

    读音:jiàn ān

    繁体字:建安

    英语:Jian An period at the end of the Han Dynasty

    详细释义:1.位于福建省,今与瓯宁县合为建瓯县。

  • 横槊赋诗

    引用解释

    军旅征途中,在马上横着长矛吟诗。多形容能文能武的豪迈潇洒风度。 唐 元稹 《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 建安 之后,天下文士遭罹兵战, 曹氏 父子鞍马间为文,往往横槊赋诗,故其抑扬怨哀悲离之作,尤极於古。” 宋 苏轼 《后赤壁赋》:“舳艫千里,旌旗蔽空,釃酒临 江 ,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 吕志伊 《读史感赋》:“横槊赋诗一世

  • 请缨

    读音:qǐng yīng

    繁体字:請纓

    英语:submit a request for a military assignment

    意思:(请缨,请缨)
    《汉书•终军传》载:“南越与汉和亲,乃遣军

  • 少年

    读音:shào nián

    繁体字:少年

    短语:未成年 苗 未成年人

    英语:juvenile

    意思:I
    不几年。
       ▶《后汉书•西南夷传•滇》:“初到郡,米

  • 无敌

    读音:wú dí

    繁体字:無敵

    短语:所向无敌 兵强马壮 兵不血刃 雄 强 劲 一往无前 有力 精锐 所向披靡 强大 强硬 摧枯拉朽 无往不胜 攻无不克 精 无坚不摧 降龙伏虎 战无不胜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