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 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意思:鲁侯不能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兖州崔大夫驸马赴镇》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达了一种对贤良、才华和美景的赞美之情。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诗人成功地营造出一种优美而富有哲理的意境。 接下来,我们可以逐句分析这首诗。首句“戚里夸为贤驸马”,通过“戚里”的夸赞,表现了诗人对驸马的尊敬和赞赏,同时也展现了驸马贤良的品质。次句“儒家认作好诗人”,则进一步强调了这位驸马不仅具有贤良的品质,还是一位备受儒家认可的优秀诗人,从而展现了其才华横溢的一面。 第三句“鲁侯不得辜风景”,运用了历史典故,表达了鲁侯不应该辜负大好的自然风光。这里的“辜”字,传达出对鲁侯的一种期望和对自然美景的珍视。最后一句“沂水年年有暮春”,则以沂水的美景和暮春的时节作为结尾,既呼应了前句的意境,又表达了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向往。 在艺术手法上,这首诗运用了意象、象征、用典等多种修辞手法,使得诗歌语言生动、意境优美。同时,通过赞美贤良和才华,以及表达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追求。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表达了对贤良、才华和美景的赞美之情,展现了诗人高尚的情操和审美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戚里夸为贤驸马,儒家认作好诗人。
鲁侯不得辜风景,沂水年年有暮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暮春

    读音:mù chūn

    繁体字:暮春

    英语:late spring

    意思:春末,农历三月。
      ▶《逸周书•文傅》:“文王受命之九年,时维暮春。”
      ▶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暮春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不得

    读音:bù dé

    繁体字:不得

    英语:must not

    意思:
     1.不能得到;得不到。
      ▶《诗•周南•关雎》:“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汉·晁错《论贵粟疏》:“夫腹飢不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