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一或无人心,何以顺天则。

一或无人心,何以顺天则。

意思:一有没有人心,如何顺应天时。

出自作者[宋]李昴英的《肇庆府倅王庚应平反广府帅司冤狱诗以纪其事》

全文赏析

这首诗以深邃的哲理思辨性和强烈的忧患意识相结合,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社会、政治、道德等问题的深入思考。 首先,诗中提到了人生与地间的关系,强调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密切联系,指出贵贱与贤愚的分殊背后有着相同的道理。这种哲学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人类命运的关注和对社会公正的追求。 其次,诗中提到了上帝立君师、朝廷设官职等观念,表达了对官员职责的重视。诗人认为,官员的存在是为了履行职责,维护社会秩序,保护人民的权益。如果官员缺乏责任心和公正性,就会导致社会混乱和人民受苦。 此外,诗中还对贪官污吏进行了批判,指出他们欺压百姓、残害无辜、残忍暴虐等行为对社会造成了极大的危害。诗人对这种不公不义的现象深感痛心,表达了对公正和道德的追求。 最后,诗人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对普通百姓和富家子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描述,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和对社会公正的期盼。诗人认为,只有当社会公平正义,人民才能过上幸福安康的生活。 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表达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和对人类命运的关切。通过这首诗,我们可以看到诗人对道德、公正、责任、人性等问题的深入思考和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人生与地间,本是同胞出。
贵贱与贤愚,分殊而理一。
上帝立君师,朝廷设官职。
凡百有司存,各欲尽其责。
一或无人心,何以顺天则。
广南十四州,官吏几满百。
公道孰扶持,田野多菜色。
大桀作威福,小桀肆蝥贼。
周兴而爪牙,郄超而宾客。
君禄郡忍欺,天民天弗恤。
贪饕事篚苞,残忍尚徽纆。
可怜田舍翁,骈首膏斧锧。
可怜富家儿,鞭背遭黥墨。
怒气剧炎火,谗言易转石。
恩门甘仰面,墦间争屈膝。
喑哑一世人,天高云雾黑。

关键词解释

  • 顺天

    读音:shùn tiān

    繁体字:順天

    英语:follow the mandate of heaven

    意思:(顺天,顺天)
    遵循天道;顺从天的意旨。
      ▶《易•大有》:“君子以遏恶扬善

  • 人心

    读音:rén xīn

    繁体字:人心

    英语:popular feeling

    意思:
     1.人的心地。
      ▶《孟子•滕文公下》:“我亦欲正人心、息邪说、距诐行、放淫辞,以承三圣者。”

  • 何以

    读音:hé yǐ

    繁体字:何以

    短语:争 怎 怎么 焉 哪样 安 哪 怎样 何等

    英语:whence

    意思:
     1.用什么;怎么。
      ▶《诗•召

  • 一或

    犹言或者。 宋 真德秀 《问郊祀试李鸣复》:“间者风霆之警,象纬之愆。一或彻闻,惕然戒惧。”

    读音:yī huò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 天则

    (1).犹天道。自然的法则。《易·乾》:“乾元用九,乃见天则。” 唐 杨炯 《浑天赋》:“俯察人事,仰观天则。” 清 黄宗羲 《郑兰皋八十寿序》:“时有常变,势有顺逆,德有刚柔,类有邪正。然此中各有自然之天则。” 刘师培 《无政府主义之平等观》:“近世哲学家以此法为天则。谓天下事物,均依自然定规之活动力,即变形变化之际,亦各有一定不易之定规。”
    (2).天子的法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