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意思:明天带着酒还可以醉,为报答春风且没有吹。

出自作者[唐]李端的《春晚游鹤林寺寄使府诸公》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简洁明快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首句“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诗人来到野外的寺庙寻找春天,但发现花儿已经开得较晚了,只有背风向阳的岩上还两三枝。这里用“野寺”和“寻春”为读者设定了场景和动作,而“花已迟”则表达了诗人在期待中的失望。 “背岩惟有”两句描绘了诗人在寺庙周围寻找春天的场景,他看到了两三枝开在背风向阳的岩上的花,这让他感到惊喜和意外。这两句诗不仅描绘了花的稀少,也暗示了诗人对春天的期待和珍惜之情。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的乐观和豁达。尽管眼前的花并不多,但诗人相信明天带着酒再来时,也许还能欣赏到更多的花,因此他希望春风不要吹落这些花。这里诗人用“携酒”表达了他对春天的期待和对生命的热爱,而“为报春风且莫吹”则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和尊重。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诗人寻春的场景和心情,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欣赏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诗人的乐观豁达和对自然的尊重也给读者带来了积极的影响。这首诗的语言简洁明了,情感真挚动人,是一首非常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野寺寻春花已迟,背岩惟有两三枝。
明朝携酒犹堪醉,为报春风且莫吹。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李端(737—784),字正已,赵州(今河北赵县)人,唐代诗人。少居庐山,师事诗僧皎然。大历五年进士。曾任秘书省校书郎、杭州司马。晚年辞官隐居湖南衡山,自号衡岳幽人。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诗多为应酬之作,多表现消极避世思想,个别作品对社会现实亦有所反映,一些写闺情的诗也清婉可诵,其风格与司空曙相似。李端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今存《李端诗集》三卷。其子李虞仲,官至兵部侍郎。

关键词解释

  • 明朝

    读音:míng cháo

    繁体字:明朝

    英语:Ming

    意思:I

     1.清晨。
       ▶晋·左思《娇女》诗:“明朝弄梳臺,黛眉类扫迹。”
      
     2.明天。今天的

  • 报春

    读音:bào chūn

    繁体字:報春

    意思:(报春,报春)
    报告春天的到来。
      ▶唐·杜甫《百舌》诗:“百舌来何处?重重祗报春。”
      ▶宋·陈师道《谢王立之送花》诗:“城南居士风流在,时送名花与报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