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子骏游沙溪洞》 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

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

意思:还如探察禹穴,应看到避秦人。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子骏游沙溪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寻找沙溪洞的描述,表达了对于古老洞穴的向往和对历史人物的想象。 首联“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诗人将沙溪洞比喻为探索大禹穴,暗示其神秘和深邃。同时,也联想到这里可能曾是避秦人之地,增添了更多的历史厚重感。 颔联“石繖形容古,琳房气象春。”诗人描绘了洞穴的形状如同石伞,形象古老;琳房则象征着洞内如同仙境,气象春意盎然。这两句诗生动地描绘了沙溪洞的古老和神秘。 颈联“若逢丹辇客,问取虎文巾。”诗人想象在这里可能会遇到炼丹的仙人,并询问他们关于虎文巾的故事。虎文巾在这里可能指的是仙人炼丹时的装备,具有一定的象征意义。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生动的比喻,将沙溪洞描绘得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历史的敬畏和对神秘的向往,使得这首诗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总的来说,这首诗是一首优美的山水诗,通过对沙溪洞的描绘和想象,表达了诗人对于自然和历史的敬畏和向往。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闻有沙溪洞,公将核使轮。
还如探禹穴,应见避秦人。
石繖形容古,琳房气象春。
若逢丹辇客,问取虎文巾。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秦人

    读音:qín rén

    繁体字:秦人

    意思:秦代统一全国,开展对外交通,北方和西方的邻国往往称中国人为“秦人”。直至汉·晋,仍沿用此称。
      ▶《史记•大宛列传》:“闻宛城中新得秦人,知穿井,而其内食尚多。”
      ▶《汉

  • 还如

    读音:hái rú

    繁体字:還如

    意思:(还如,还如)
    恰似,好比。
      ▶唐·裴守真《奉和太子纳妃太平公主出降》之一:“还如桃李发,更似凤凰飞。”
      ▶南唐·李煜《子夜歌》词:“往事已成空,还如一梦中。”<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