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遂宁冯迁居夫隐士画像》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意思:蒲团曲几乎乌藤手杖,这是中正是要心出家。

出自作者[宋]李新的《题遂宁冯迁居夫隐士画像》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和修行的诗,表达了诗人对清净心境的追求和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首句“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描述了诗人生活的日常性,每天都在进行着各种斋戒仪式,即使在一天之中没有斋戒的时候,事情也如同麻一般繁杂。这不仅体现了诗人对修行的重视,也暗示了修行并非易事,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描述了诗人的修行环境,使用蒲团、曲几和乌藤杖进行修行,这些都是修行的重要工具。而“心出家”则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希望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不耽钱之庞老乐,未划草之丹乐霞”,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金钱和名利的淡泊,不贪恋物质的享受,追求内心的快乐和超越。同时,“未划草之丹乐霞”也暗示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和追求,希望通过修行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越。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描述了诗人的精神状态,虽然岁月流逝,但内心的热情和追求并未改变。同时,“已见山云埋秋槎”也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和希望。 最后,“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这两句表达了诗人的态度,不问过去,不问未来,只专注于当下,享受生活。同时,“春去杜鹃啼落花”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暂,提醒人们珍惜当下。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对生活和修行有着深刻理解的人的形象,他淡泊名利,追求内心的平静和超越,同时也不忘珍惜当下,享受生活。这首诗充满了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也表达了诗人对修行的执着和追求。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年三百六十斋,一日不斋事如麻。
蒲团曲几乌藤杖,是中正要心出家。
不耽钱之庞老乐,未划草之丹乐霞。
幅巾紫裰春颜在,已见山云埋秋槎。
逢人莫问西来意,春去杜鹃啼落花。

关键词解释

  • 中正

    读音:zhōng zhèng

    繁体字:中正

    英语:fair

    意思:
     1.得当;不偏不倚。
      ▶《书•吕刑》:“明启刑书,胥占,咸庶中正。”
      ▶蔡沈集传:“咸庶中正者,皆庶几

  • 蒲团

    读音:pú tuán

    繁体字:蒲團

    英语:futon

    意思:(蒲团,蒲团)
    用蒲草编成的圆形垫子。多为僧人坐禅和跪拜时所用。
      ▶唐·欧阳詹《永安寺照上人房》诗:“草席蒲团不扫尘,松间石

  • 出家

    读音:chū jiā

    繁体字:出家

    英语:pravrajana; cloister

    意思:
     1.离开家庭。
      ▶汉·王符《潜夫论•赞学》:“是故无董·景之才、倪·匡之志,而欲强捐身出家

  • 曲几

    读音:qǔ jǐ

    繁体字:曲幾

    意思:曲木几。古人之几多以怪树天生屈曲若环若带之材制成,故称。
      ▶宋·黄庭坚《以小团龙及半挺赠无咎并诗用前韵为戏》:“曲几团蒲听煮汤,煎成车声绕羊肠。”
      ▶宋·邵雍《初秋》诗:“

  • 乌藤

    读音:wū téng

    繁体字:烏藤

    意思:(乌藤,乌藤)
    指藤杖。
      ▶宋·苏轼《碣石庵戏赠湛庵主》诗:“莫把山林笑朝市,老夫手里有乌藤。”
      ▶宋·杨万里《十月四日小集戏成长句》:“诚斋老子不耐静,偶拄乌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