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晚宿小罗田四首》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冰恨无多。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冰恨无多。

意思:倒尽菰蒲折尽挑,芙蓉在冰遗憾不多。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晚宿小罗田四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通过对荷花在冰天雪地中的凋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 首句“倒尽菰蒲折尽荷”,描述了菰蒲和荷叶在冬天的寒风中逐渐凋零、折断的景象。这句诗给人一种萧瑟凄凉的感觉,仿佛在眼前描绘出一幅冬日的湖景图,让人感受到季节的寒冷和无情。 “芙蓉临冰恨无多”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池塘中的荷花。芙蓉,即荷花,此时已经临冰而开,意味着冬季已经来临。然而荷花数量有限,无法抵挡严寒的侵袭,这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的无奈和感慨。 “一花却有两花影”是诗中的亮点,形象地描绘了荷花在冰天雪地中的影子。在寒冷的冬日,荷花依然在池塘中摇曳生姿,其影子也在水面投射出两朵花影,一明一暗,给人一种神秘而美丽的感觉。这句诗不仅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 “东卧斜阳西卧波”则将视线转向了夕阳和湖面。夕阳斜挂在天边,映照着平静的湖面,形成了一幅美丽的画面。这句诗将夕阳和湖面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荷花在冬天的凋零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季节更替、时光流逝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感悟,以及对自然的敬畏和赞美。同时,这首诗也充满了诗情画意,让人感受到自然的美妙和神秘。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倒尽菰蒲折尽荷,芙蓉临冰恨无多。
一花却有两花影,东卧斜阳西卧波。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芙蓉

    读音:fú róng

    繁体字:芙蓉

    短语:莲花

    英语:lotus

    意思:
     1.荷花的别名。
      ▶《楚辞•离骚》:“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 菰蒲

    读音:gū pú

    繁体字:菰蒲

    意思:
     1.菰和蒲。
      ▶南朝·宋·谢灵运《从斤竹涧越岭溪行》诗:“苹萍泛沈深,菰蒲冒清浅。”
      ▶宋·张元干《念奴娇》词:“荷芰波生,菰蒲风动,惊起鱼龙戏。”
     

  • 无多

    读音:wú duō

    繁体字:無多

    意思:(无多,无多)
    没有多少。
      ▶唐·杜荀鹤《和友人寄孟明府》:“莫嫌月入无多俸,须喜秋来不废吟。”
      ▶清·周亮工《郭去问还家未半载复作章贡之行送之》诗:“乱后还家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