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沔县谒武侯祠》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意思:淡泊到现在还这样,清流疏柏武侯祠。

出自作者[现代]老舍的《沔县谒武侯祠》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标题是《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是一首对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武侯诸葛亮的赞歌。 首联“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描绘了诸葛亮淡泊名利,清廉正直的形象,以及他在清流边上的祠堂。这不仅是对诸葛亮的赞美,也是对古代清官的赞扬。 颔联“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表达了诸葛亮对天下大势的深刻洞察和对统一国家的雄心壮志,同时也表达了对庸主的不满和无奈。这一联既是对诸葛亮的政治才能和智慧的赞扬,也是对那个动荡时代的反思。 颈联“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描绘了诸葛亮所处的时代背景,即汉朝虽然遭受了各种劫难,但仍然保持着尊严和气节。这一联也暗示了诸葛亮在那个动荡时代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尾联“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表达了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以及他为了国家、民族大义而奋斗不息的决心。这一联是对诸葛亮的最高赞扬,也是对所有有志之士的鼓舞和激励。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诸葛亮一生的回顾和赞美,表达了对古代清官、贤臣和有志之士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那个动荡时代的反思和对民族大义的坚守。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古体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淡泊于今尚若斯,清流疏柏武侯祠。
三分未竟贤臣志,一表应怜庸主师!
大汉衣冠余百劫,中原烽火似当时。
死而后已同肝胆,海内飞传荡寇旗!
作者介绍 老舍简介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字舍予。因为老舍生于阴历立春,父母为他取名“庆春”,大概含有庆贺春来、前景美好之意。上学后,自己更名为舒舍予,含有“舍弃自我”,亦即“忘我”的意思。北京满族正红旗人。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

老舍的一生,总是忘我地工作,他是文艺界当之无愧的“劳动模范”。1966年,由于受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恶毒的攻击和迫害,老舍被逼无奈之下含冤自沉于北京太平湖。2017年9月,中国现代文学长篇小说经典《四世同堂》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上市。这是该作自发表以来第一次以完整版形式出版。

关键词解释

  • 武侯祠

    引用解释

    西晋 末年 李雄 为纪念 蜀汉 丞相 忠武侯 诸葛亮 而建。在 四川省 成都市 南郊。祠内古柏苍郁参天,殿宇高大华美。现存有 唐 裴度 撰文、 柳公权 书写的“蜀丞相诸葛武侯祠堂碑”。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唐 杜甫 《诸葛庙》诗:“久游 巴子国 ,屡入 武侯祠 。” 清 钮琇 《觚賸续编·樾巢近体》:“《过武侯祠》云:‘天涯争奉

  • 武侯

    引用解释

    三国 蜀 诸葛亮 死后谥为 忠武侯 ,后世称之为 武侯 。 晋 袁宏 《三国名臣序赞》:“ 刘后 授之无疑心, 武侯 处之无惧色。” 唐 李白 《读诸葛武侯传书怀》诗:“ 武侯 立 岷 蜀 ,壮志吞 咸京 。” 宋 王安石 《诸葛武侯》诗:“ 武侯 当此时,龙卧独摧藏。” 陈衍 《元诗纪事·范五老》:“﹝ 范 ﹞每战必胜,尝有诗:‘…

  • 若斯

    读音:ruò sī

    繁体字:若斯

    意思:如此。
      ▶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苟可贵其若斯,孰亦有云而不珍。”
      ▶三国·魏·曹植《公宴》诗:“飘飖放志意,千秋长若斯。”
      ▶南朝·梁·萧统《<文选>序

  • 淡泊

    读音:dàn bó

    繁体字:淡泊

    短语:洁身自好 与世无争 落落寡合 孤芳自赏 出世

    英语:not seek fame and wealth

    意思:
     1.恬淡,

  • 于今

    读音:yú jīn

    繁体字:於今

    英语:now

    意思:(参见于今)

     1.至今。
      ▶《书•盘庚上》:“先王有服,恪谨天命,兹犹不常宁,不常厥邑,于今五邦。”
      ▶三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