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晨兴》 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

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

意思:夜长请求等待得早起,沉溺于睡儿童还叫不应。

出自作者[宋]魏野的《晨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是一首描绘日常生活场景的诗,它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夜晚到早晨的时光,展现了诗人慵懒而闲适的生活态度。 首句“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希望夜晚能长一些,以便能多睡一会儿的愿望。然而,即使是在梦中,童子也唤醒了诗人,这暗示了诗人的睡眠质量并不高。这种描绘为读者呈现出一个慵懒、疲倦的诗人形象。 “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阁下有残灯。”这两句描绘了诗人醒来后的场景。炉中无宿火,暗示了夜晚已经过去,早晨的阳光已经照进屋子。阁下有残灯,则表明诗人虽然已经醒来,但可能还在读书或者思考。这一句也暗示了诗人对知识的追求和对学问的热爱。 “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早晨洗漱的场景。他对着月光梳理头发,洗带冰的水沿着他的身体流下,进一步描绘出他的疲惫和衰老。 最后,“寻常日午起慵能”表达了诗人对日常生活的慵懒态度。他平常中午才起床,表现出他对生活的随性和自由的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慵懒而闲适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知识的热爱和对生活的随性。这种生活态度给人一种宁静、舒适的感觉,也让人对诗人的生活产生了向往和羡慕。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夜长乞待得晨兴,躭睡童犹唤不应。
烧叶炉中无宿火,读书阁下有残灯。
临阶短发梳和月,傍岸衰容洗带冰。
料得巢禽翻怪讶,寻常日午起慵能。
作者介绍
魏野(960~1019),字仲先,号草堂居士,北宋诗人。他原为蜀地人,后迁居陕州(今河南陕县)。诗效法姚合、贾岛,苦力求工;但诗风清淡朴实,并没有艰涩苦瘦的不足。他一生清贫,却又不随波逐流,为后人称道。代表诗作有《寻隐者不遇》等。

关键词解释

  • 晨兴

    读音:chén xīng

    繁体字:晨興

    意思:(晨兴,晨兴)
    早起。
      ▶汉·刘向《说苑•辨物》:“黄帝即位……未见凤凰,维思影像,夙夜晨兴。”
      ▶晋·陶潜《归园田居》诗之三:“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

  • 不应

    读音:bù yīng

    繁体字:不應

    意思:(不应,不应)
    I

     1.不应该。
       ▶宋·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作此篇兼怀子由》词:“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
       ▶《古今小说•李公子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