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常侍西归》 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意思: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张常侍西归》

全文赏析

首先,从整体上看,这首诗表现了一种人生感慨和离别之情。通过描绘花下为伴、尊前弃老夫的场景,诗人表达了与朋友相伴的珍贵和离别的悲哀。同时,诗人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使诗歌更具感染力和艺术价值。 接下来,我们可以从诗句中具体分析。首联“二年花下为闲伴,一旦尊前弃老夫。”通过对比手法,突显了与友人相伴的时间之长和离别之突然。颔联“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通过描绘诗人在洛阳城的行走和站立,表现了诗人的怅然若失和无奈踟蹰。颈联“洛城久住留情否,省骑重归称意无。”通过设问,表达了诗人对洛阳城的留恋和对归去的疑虑。尾联“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则表现了诗人对未来的期盼和希望,同时也流露出一种不舍之情。 此外,诗人还运用了典故和象征手法,使诗歌更具深度和内涵。例如,“西午桥”和“南龙兴寺”都是洛阳城的著名景点,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点,表现了对洛阳城的留恋和回忆。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人生感慨和离别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对友情和生命的珍视和感悟。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二年花下为闲伴,一旦尊前弃老夫。
西午桥街行怅望,南龙兴寺立踟蹰。
洛城久住留情否,省骑重归称意无。
出镇归朝但相访,此身应不离东都。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龙兴

    读音:lóng xīng

    繁体字:龍興

    意思:(龙兴,龙兴)

     1.龙飞腾上天。
      ▶汉·王充《论衡•龙虚》:“虎啸谷风至,龙兴景云起。”
     
     2.夭矫貌。
      ▶清·刘大櫆《赠张

  • 龙兴寺

    引用解释

    寺名。原名“皇觉寺”。在 安徽省 凤阳县 城东北。为 明太袓 朱元璋 削发为僧处。 明 洪武 十六年(公元1383年)改今名。寺内有第一山亭等胜迹。

    读音:lóng xīng sì

  • 踟蹰

    读音:chí chú

    繁体字:踟躕

    短语:犹豫不决 游移 举棋不定 迟疑不决 裹足不前 动摇 犹豫 踌躇不前 迟疑 优柔寡断 彷徨 犹疑 瞻前顾后

    英语:hesitate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