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闻邵兴宗拜命》 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

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

意思:笔落三千健康,恩颁一新。

出自作者[宋]王珪的《闻邵兴宗拜命》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赞美一位官员的,这位官员在访政、旌贤、笔落三千健等方面展现出了卓越的才能和品质。 首联“访政鸣尧鼓,旌贤走汉轮”,描绘了这位官员访政、旌贤的场景,表达了他对官员的敬重和赞扬。其中,“鸣尧鼓”指的是官员访政时敲击的鼓声,象征着官员对政治的关注和责任;“走汉轮”则是指官员在访政时奔走于各地,为百姓谋福利。 颔联“帝方惊主父,人已芦平津”,表达了官员在访政过程中得到了皇帝的关注和赞赏,同时也得到了百姓的拥护和支持。其中,“主父”指的是汉武帝时的一位大臣主父偃,他因善于言辞而受到皇帝的赞赏;“芦平津”则是指官员在访政过程中所到之处,百姓都欢迎他,为他鼓掌欢呼。 颈联“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描绘了官员在访政过程中所展现出的才华和智慧,同时也表达了皇帝对他的恩赐和信任。其中,“笔落三千健”是指官员的文笔优美、才华横溢,能够写出优秀的文章;“恩颁尺一新”则是指皇帝对他的信任和恩赐,给予他新的机遇和挑战。 尾联“归来前席问,荣路迩严宸”,表达了官员在访政结束后受到皇帝的召见和询问,也表达了官员在政治上的前途光明。其中,“前席问”是指皇帝对官员的关注和询问,表达了皇帝对官员的重视;“荣路迩严宸”则是指官员在政治上的前途光明,能够得到更多的机会和荣誉。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这位官员的敬仰和赞美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政治清明、官员清廉、百姓安居乐业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访政鸣尧鼓,旌贤走汉轮。
帝方惊主父,人已芦平津。
笔落三千健,恩颁尺一新。
归来前席问,荣路迩严宸。
作者介绍
王珪(1019年—1085年6月12日),字禹玉,北宋名相、著名文学家。祖籍成都华阳,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今安徽省潜山县)。

仁宗庆历二年(1042年),王珪进士及第,高中榜眼。初通判扬州,召直集贤院。历官知制诰、翰林学士、知开封府等。神宗熙宁三年(1070年),拜参知政事。熙宁九年(1076年),进同中书门下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元丰五年(1082年),拜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元丰六年(1083年),封郇国公。哲宗即位,封岐国公。旋卒于位,年六十七,赠太师,谥文恭。

关键词解释

  • 一新

    读音:yī xīn

    繁体字:一新

    意思:全部更新。
      ▶宋·陆九渊《张公墓志》:“变其旧俗,轨范一新,乡里改观焉。”
      ▶《明史•王竑传》:“竑至,简士马,缮阨塞,劾将帅不职者,壁垒一新。”
      ▶毛泽东《

  • 三千

    读音:sān qiān

    繁体字:三千

    意思:
     1.《书•吕刑》:“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剕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后因以“三千”指古代所有的刑罚。
      ▶《三国志•魏志•陈群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