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
意思: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也没关系。
出自作者[唐]陆龟蒙的《闲书》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高僧生活和思想的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环境的赞美。
首联“病学高僧置一床,披衣才暇即焚香。”描绘了高僧的生活环境,他独自一人在病中,却仍然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安宁,闲暇时分焚香静坐,体现了高僧的超脱和淡泊名利的品质。
颔联“闲阶雨过苔花润,小簟风来薤叶凉。”描绘了雨后庭院中的景象,苔藓湿润,小竹席在微风中带来薤叶的凉意,营造出一种宁静、清新的氛围,进一步展现了高僧的内心世界。
颈联“南国羽书催部曲,东山毛褐傲羲皇。”描绘了高僧所处的社会环境,南国战事频频,需要他去组织军队抵御外敌入侵,但他却以东山为家,不追求权力和名利,这种高尚的品质令人敬佩。同时,他也对回归自然、回归本源的生活方式表示出傲视皇权的态度。
尾联“升平闻道无时节,试问中林亦不妨。”表达了作者对和平环境的赞美和对中林高僧的敬仰之情。在太平盛世中,人们应该享受生活、享受自然、享受和平,而高僧的生活方式正是这种生活的典范。
整首诗通过对高僧生活的描绘和对社会环境的思考,表达了作者对宁静、淡泊生活的向往和对和平环境的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高僧高尚品质的敬仰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 解薜去中林。-- 出自《送权二》作者:[唐]王维
- 搜中林,撅稚子。-- 出自《和宣叔乞笋伽陀二颂》作者:[宋]黄庭坚
- 挟弋步中林。-- 出自《和何议曹郊游诗 一》作者:[南北朝]谢朓
- 白日噎噎,中林幽幽。-- 出自《杂言》作者:[宋]舒岳祥
- 鹿鸣呦呦,在彼中林。-- 出自《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作者:[隋]佚名
- 鹿鸣呦呦,在彼中林。-- 出自《淳化乡饮酒三十三章》作者:[隋]佚名
- 欲状升平在歌颂,奈何才不逮升平。-- 出自《依韵和张静之少卿惠文房三物》作者:[宋]邵雍
- 升平无际。-- 出自《喜迁莺·升平无际》作者:[宋]江汉
- 升平。-- 出自《满庭芳·杲杲重光》作者:[宋]甄良友
- 共荣升平。-- 出自《减字木兰花·帝城春媚》作者:[宋]韦骧
- 度升平。-- 出自《诉衷情·青旗彩胜又迎春》作者:[宋]朱敦儒
- 遐迩贺升平。-- 出自《十二时/忆少年》作者:[宋]无名氏
- 天下乃升平。-- 出自《周五声调曲 商调曲 一》作者:[南北朝]庾信
- 乐升平。-- 出自《江城子 游琼华岛》作者:[元]刘秉忠
- 携手看升平。-- 出自《法驾导引》作者:[宋]刘辰翁
- 试问钓鱼船。-- 出自《菩萨蛮 题钱德钧水村图 珊瑚木难卷二》作者:[元]陆祖允
- 试问常娥。-- 出自《减字木兰花·寻常三五》作者:[宋]谢薖
- 凭高试问。-- 出自《摸鱼儿·倚危梯》作者:[宋]陈策
- 君试问。-- 出自《摸鱼儿·放扁舟》作者:[宋]杜旟
- 试问坡翁。-- 出自《减字木兰花·渭阳佳梦》作者:[宋]胡铨
- 试问赏花人。-- 出自《菩萨蛮·红牙签上群仙格》作者:[宋]辛弃疾
- 试问谁端正。-- 出自《点绛唇·破萼江梅》作者:[宋]无名氏
- 试问夜如何?-- 出自《洞仙歌·冰肌玉骨》作者:[宋]苏轼
- 试问玉肌肤。-- 出自《小重山·不是蛾儿不是酥》作者:[宋]无名氏
- 试问。-- 出自《定风波令/定风波》作者:[宋]张先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云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 出自《瑞鹤仙·乱红生古峤》作者:[宋]吴文英
- 闻道开时。-- 出自《采桑子·樱桃著子如红豆》作者:[宋]黄庭坚
- 五云闻道。-- 出自《定情曲》作者:[宋]贺铸
- 闻道。-- 出自《如梦令·月似二年前好》作者:[元]张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