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拖白练》 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

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

意思:隔岸谁品弦,几声拖白练。

出自作者[宋]文同的《湖上众禽尽以俗呼为题·拖白练》

全文赏析

这首诗《盘石坐深林,不欲人求见。
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以其精炼的词藻和深远的意象,为我们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富有诗意的山水画。 首句“盘石坐深林,不欲人求见。”中,“盘石”指的是一块巨大的岩石,“深林”则是指林木茂密、幽深宁静的森林。诗人以“坐”字巧妙地表达了岩石和深林之间的和谐共处,仿佛深林是依附在岩石上一般。而“不欲人求见”则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和超脱,他沉浸在这深林之中,不愿被外界打扰。 第二句“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中,“隔岸”指的是河岸对面,“品弦”指的是弹琴,而“拖白练”则是指悠扬的琴声如白练拖过水面。这句诗描绘了河岸对面有人正在弹琴,琴声如丝般绵延不绝,又如白练般纯净悠扬。这种描绘给人一种宁静、悠远的感觉,仿佛诗人被深林所包围,隔岸聆听那悠扬的琴声。 整首诗通过描绘深林、岩石、琴声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淡泊、超脱和宁静。同时,也通过这种宁静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种对自然的赞美,也反映了诗人对世俗纷争的厌倦和向往宁静生活的内心世界。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深远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对自然的热爱。它是一首富有诗意的山水诗,让人在品味之中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盘石坐深林,不欲人求见。
隔岸谁品弦,数声拖白练。
作者介绍 文同简介
文同(1018~1079年),字与可,号笑笑居士、笑笑先生,人称石室先生。北宋梓州梓潼郡永泰县(今属四川省绵阳市盐亭县)人。著名画家、诗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迁太常博士、集贤校理,历官邛州、大邑、陵州、洋州(今陕西洋县)等知州或知县。元丰初年,文同赴湖州(今浙江吴兴)就任,世人称文湖州。元丰二年(1079)正月二十日,文同在陈州(今河南省淮阳县)病逝,未到任而卒,享年61岁。他与苏轼是表兄弟,以学名世,擅诗文书画,深为文彦博、司马光等人赞许,尤受其从表弟苏轼敬重。

关键词解释

  • 隔岸

    读音:gé àn

    繁体字:隔岸

    意思:I
    指河的对岸。
       ▶宋·秦湛《谒金门》词:“隔岸数声初过橹,晚风生碧树。”
       ▶明·冯梦龙《挂枝儿•不凑巧》:“你看隔岸上的桃花也,教我怎生样去採。”
    I

  • 白练

    读音:bái liàn

    繁体字:白練

    英语:white silk

    意思:(白练,白练)

     1.白色熟绢。
      ▶唐·张籍《凉州词》:“无数铃声遥过碛,应驮白练到安西。”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