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鉴湖晚归》 环峰晻霭天四垂,渌水荡漾双红旗。

环峰晻霭天四垂,渌水荡漾双红旗。

意思:环绕着山峰渐渐霭天四垂,渌水荡漾双红旗。

出自作者[宋]张伯玉的《鉴湖晚归》

全文赏析

《鉴湖晚归》是宋代诗人张伯玉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傍晚时分游览鉴湖的所见所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首句“鉴湖烟水绿生波”,以“鉴湖”为背景,描绘了湖水碧绿、波光粼粼的景象。这里的“烟水”形象地表现了湖水与天空相映成趣的美景,给人一种朦胧、宁静的感觉。同时,“绿生波”三个字,既描绘了湖水的颜色,又表现了波光闪烁的景象,形象生动。 第二句“画舫归来载夕阳”,描述了作者乘船游览鉴湖的情景。这里的“画舫”指的是装饰精美的游船,象征着作者的身份地位。而“归来载夕阳”则表现了作者在欣赏完美景后,带着满满的收获和愉悦的心情返回。这里的“夕阳”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使得整个画面更加富有诗意。 第三句“渔歌一曲醉人乡”,描绘了作者在归途中听到的渔歌声。这里的“渔歌”象征着田园生活的美好,给人一种宁静、悠闲的感觉。而“一曲醉人乡”则表现了渔歌声的美妙,让人陶醉其中,仿佛置身于一个美好的乡村世界。 最后一句“回首湖山空自望”,表达了作者对鉴湖美景的留恋之情。这里的“回首”意味着离别,而“湖山空自望”则表现了作者在离别时对美景的不舍。这种情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感染力,令人回味无穷。 总的来说,《鉴湖晚归》这首诗以优美的笔触描绘了鉴湖的美景,展现了作者对自然风光的热爱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诗中的情感也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韵味,令人陶醉。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会稽太守无事时,缓带长作渔樵嬉。
大航平榻引宾从,谈笑晚从湖上归。
湖边居望而簇簇,湖岸花木情依依。
环峰晻霭天四垂,渌水荡漾双红旗。
城头叠角已平西,船上樽西含余辉。
冷风徐引江鹄飞,白云回首清猿啼。
渔讴菱棹烟火微,使人却厌千骑随。
归来楼阁上灯后,时觉天风清满衣。

关键词解释

  • 渌水

    读音:lù shuǐ

    繁体字:淥水

    英语:the Lushui River

    意思:(渌水,渌水)

     1.清澈的水。
      ▶汉·张衡《东京赋》:“于东则洪池清篽,渌水澹澹。”

  • 红旗

    读音:hóng qí

    繁体字:紅旗

    短语:队旗 星条旗 白旗 国旗

    英语:red flag

    意思:(红旗,红旗)

     1.古代用作军旗或用于仪仗队的红色旗。

  • 荡漾

    读音:dàng yàng

    繁体字:盪漾

    英语:popple

    意思:(参见盪漾,荡漾)

    近义词: 飘荡、激荡、动荡、悠扬、涟漪

    解释:

  • 晻霭

    读音:ǎn ǎi

    繁体字:晻靄

    意思:(晻霭,晻霭)
    I
    昏暗的云气。
       ▶宋·王安石《定林示道源》诗:“迢迢晻霭中,疑有白玉臺。”
       ▶宋·范成大《立春日陪魏丞相登三江亭》诗:“佳节登临始此回

  • 水荡

    读音:shuǐ dàng

    繁体字:水盪

    意思:(水荡,水荡)

     1.浅水湖。
      ▶《水浒传》第十九回:“这湖泊里港汊又多,路径甚杂;抑且水荡坡塘,不知深浅。”
     
     2.低洼积水处。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