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投寄韦右丞》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意思:就应酬倚重,哪里话穷鳞。

出自作者[唐]罗隐的《投寄韦右丞》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扬在朝中的官员们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诗中提到了许多在官场上有所成就的人,如征文、郄诜、令仆等,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在官场上取得了重要的地位。 首联“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通过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其中,“赤壁征文聘”指的是朝廷向文人征召人才,而“中台拜郄诜”则是指朝廷对有才能的人进行表彰和任命。这两句诗表达了朝廷对人才的重视和选拔机制的重要性。 颔联“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进一步描述了这些官员的地位和作用。他们不仅在各自的岗位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而且他们的职务也与天上的星辰有关,象征着他们的地位崇高。 颈联“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通过描述这些官员的起家经历和治理能力,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其中,“幞被”指的是官员初入仕途时的简朴生活,“持纲”则是指治理国家的大政方针。这两句诗表达了这些官员的起家经历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性。 尾联“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再次强调了这些官员在朝中的重要作用。他们不仅明晓典章制度,而且能够封纳诏书,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整首诗通过对在朝中有所成就的官员们的赞美,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之情和对国家治理的重视。同时,这首诗也提醒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为国家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赤壁征文聘,中台拜郄诜。
官资参令仆,曹署辖星辰。
幞被从谁起,持纲自此新。
举朝明典教,封纳诏书频。
禁树曾摛藻,台乌旧避尘。
便应酬倚注,何处话穷鳞。
作者介绍 罗隐简介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末五代时期诗人、文学家、思想家。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关键词解释

  • 应酬

    读音:yìng chóu

    繁体字:應酬

    短语:张罗 打交道 应付

    英语:(v) person to person social interaction

    意思:(应酬,应酬)<

  • 何处

    读音:hé chǔ

    繁体字:何處

    英语:where

    意思:(何处,何处)
    哪里,什么地方。
      ▶《汉书•司马迁传》:“且勇者不必死节,怯夫慕义,何处不勉焉!”唐·王昌龄《梁苑》诗:“万乘

  • 穷鳞

    读音:qióng lín

    繁体字:窮鱗

    意思:(穷鳞,穷鳞)
    失水之鱼。比喻处在困境的人。
      ▶唐·柳宗元《酬娄秀才将之淮南见赠之什》诗:“好音怜鎩羽,濡沫慰穷鳞。”
      ▶宋·陈师道《寄单州张朝请》诗:“闻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