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声声慢·山风古道》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意思:山风古道,沿海国轻车,相逢只是在东赢。

出自作者[宋]张炎的《声声慢·山风古道》

全文赏析

【注释】:
张炎本南宋词人,宋亡后其立志不作元民,不仕新朝,以遗民自居,并以东晋明士陶渊明自比。这首《声声慢》即是“说渊明”的词。四明指现浙江四明山附近的鄞县,作者曾居此一段时间,结交了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现在为生活所迫,被迫离鄞返杭。本词即是一首描写离情的词。
上片,起着五句交待了来四明的源流。“相逢只在东瀛,”“淡泊秋光”道出作者游四明实出于无奈,虽山风古道别有韵味,但羁旅之人何敢言游。固而游情淡泊如深秋的阳光。“休嗟”几句透露在离鄞返杭之际复杂难言的心情。高兴的是重返久别的故乡,悲的是“鬓丝断雪”年已近迟暮之时。“休嗟”表明作者此时的心情欲言又止,难已言尽。“又溯远”几句写作者终于可以乘舟归杭的过程。
词的上片描述离别之情,先回忆了以往的四明之游,其后又悬揣他即将开始的返杭之行。词的下片写返乡之情也与此同法。先描写了眼前的别离,接着又描写了返杭后的情景。章法整饰,结构匀称。
下片“莫向”几句写离别之情。折柳送别本是古时习俗,然而作者却劝朋友不要折柳,为什么呢?原来作者推已知柳,由柳又反给自己,同病相怜,看那深秋的杨柳落叶纷披,怎堪再折,让我们怎能忍心去折与我辈有相同飘零身世的杨柳呢?“旧隐”二句语言中软中带刺,指斥那些原先隐迹山林,而后又不甘寂寞为元所聘飞黄腾达的人物。“ 旧隐 ”士实际是“假隐士”。“疏篱”三句抒发自己的志向,想来只有西子湖畔的疏篱残菊,还能记得我这个未曾变节的陶渊明吧。陶渊明由东晋入刘宋誓不出山,而张炎由南宋入元也不忘故国,一个“ 晋菊 ”表达自己甘为“大宋遗民”的志向。“待去也”最后三句,由“旧隐”们和陶渊明联想到自己,“最愁人,犹恋故乡人”与归说归家是喜,不如说归家面临故国沦亡的旧址是别味的愁呢?这种反说写法,使词更蕴含深挚的余味。本词写离情不仅仅是写依依离别之情,而是在离情又蕴含对离后归乡的断想。离别是感伤的,但返乡的状况又令人牵挂,作者表达自己的志向,不做“旧隐”宁做“晋菊”。而且作者全篇离情,而情在景中,情景交炼,言外之意别具一格。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山风古道,海国轻车,相逢只在东瀛。
淡薄秋光,恰似此日游情。
休嗟鬓丝断雪,喜闲身、重渡西泠。
又溯远,趁回潮拍岸,断浦扬舲。
莫向长亭折柳,正纷纷落叶,同是飘零。
旧隐新招。
知住第几层云。
疏篱尚存晋菊,想依然、认得渊明。
待去也,最愁人,犹恋故人。
作者介绍 陆游简介
张炎(1248-约1320),南宋最后一位著名词人,字叔夏,号玉田,又号乐笑翁。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祖籍秦州成纪(今甘肃天水)。贵族后裔(循王张俊六世孙)。祖父张濡,父张枢,皆能词善音律。前半生富贵无忧。1276年元兵攻破临安,南宋亡,张炎祖父张濡被元人磔杀,家财被抄没。此后,家道中落,贫难自给,曾北游燕赵谋官,失意南归,长期寓居临安,落魄而终。

著有《山中白云词》,存词302首。

关键词解释

  • 轻车

    读音:qīng chē

    繁体字:輕車

    意思:(轻车,轻车)

     1.古代兵车名。为兵车中最为轻便者。
      ▶《周礼•春官•车僕》:“掌戎路之萃……轻车之萃。”
      ▶郑玄注:“轻车,所用驰敌致师之车也。

  • 海国

    读音:hǎi guó

    繁体字:海國

    意思:(海国,海国)

     1.近海地域。
      ▶唐·张籍《送南迁客》诗:“海国战骑象,蛮州市用银。”
      ▶宋·苏轼《新年》诗之三:“海国空自煖,春山无限清。”

  • 东瀛

    读音:dōng yíng

    繁体字:東瀛

    英语:Japan

    意思:(东瀛,东瀛)

     1.东海。
      ▶南朝·齐·王融《凈行颂•回向佛道篇颂》:“咄嗟失道尔迴驾,沔彼流水趣东瀛。”<

  • 山风

    读音:shān fēng

    繁体字:山風

    英语:mountain breeze

    意思:(山风,山风)
    指《易•蛊》卦,因其卦上艮下巽,卦象为山下有风,故称。
      ▶明姚茂良《精忠记•兆梦》:

  • 古道

    读音:gǔ dào

    繁体字:古道

    英语:trackway

    意思:
     1.古代之道。泛指古代的制度、学术、思想、风尚等。
      ▶汉·桓宽《盐铁论•殊路》:“夫重怀古道,枕籍《诗》《书》,危不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只在

    引用解释

    1.总在;仍在。 宋 苏轼 《殢人娇·赠朝云》词:“朱脣筯点,更髻鬟生彩。这些箇,千生万生只在。” 宋 李莱老 《谒金门》词:“旧恨新愁都只在,东风吹柳带。”《三国志平话》卷中:“见二嫂灵前烧香奠酒啼哭, 关公 笑曰:二嫂休哭,哥哥只在里。”

    2.就在。 唐 贾岛 《寻隐者不遇》诗:“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水浒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