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寺钟来残月落,汉宫砧断早鸿过。
意思:梁寺钟来残月落,汉宫砧断早鸿过。
出自作者[明]高启的《京师秋兴次谢太史韵》
全文赏析
这首诗《柳外秋风起御河,京华客子意如何》是一首表达诗人对京华生活的感慨和自我认知的诗。
首句“柳外秋风起御河,京华客子意如何”直接描绘了京城外的景象,秋风在柳树旁的御河边吹拂,引发了客子(旅人或游子)的思乡之情。这种景象引发了诗人的思考和疑问,即身处京华的客子们心中是如何看待这种生活的。
接下来的两句“伎同北郭知应滥,俸比东方愧已多”是对诗人自身生活状况的反思。诗人可能是在官场上任职,而“伎同”和“俸比”这两个对比,表达了他对自己生活的不满和矛盾。一方面,他可能觉得自己的才华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就像北郭知应滥竽充数一样,感到自己的才能被埋没;另一方面,他的俸禄相比于他的期望来说,可能显得过于微薄,使他感到愧疚。
“梁寺钟来残月落”和“汉宫砧断早鸿过”两句描绘了京华的夜晚景象,残月落下,寺庙的钟声响起,早鸿声声从汉宫传来。这些景象可能引发了诗人的思乡之情,也可能引发他对京华生活的思考。
最后两句“不材幸得同趋阙,几度珊珊候晓珂”表达了诗人对自身境况的理解和接受。他可能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现状,只能顺应潮流,同时他也明白自己需要不断地等待和期待,就像等待清晨的晓珂一样。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京华生活的感慨和自我认知,既有对自身境况的不满和矛盾,也有对京华生活的思考和接受。这种复杂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挣扎和矛盾,同时也展现了他的坚韧和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