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解释
1.一浪。亦以喻事端变化。 宋 范成大 《寄虎丘范长老》诗:“一波不动月空照,万籟无情风自吟。”《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哭声哭得来十分悲惨!正是:好似 钱塘 潮汐水,一波纔退一波来。”
2.借指一水。 唐 孟郊 《送别崔寅亮下第》诗:“虬龙未化时,鱼鱉同一波。”
读音:yī bō
读音:piāo gěng
繁体字:漂梗
意思:随水漂流的桃梗。语出《战国策•齐策三》:“﹝苏秦﹞谓孟尝君曰:‘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曰:“子,西岸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