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蓦山溪·清都绛阕》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意思:宝簪玉佩饰,玉站拱清班。

出自作者[宋]张孝祥的《蓦山溪·清都绛阕》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非常优美的诗,它以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清虚自得的仙境。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这首诗吧。 首先,诗的开头“清都绛阕,我自经行惯”,诗人以简洁的语言点出了所处之地——天宫,以及他对此地的熟悉程度。这里的“清都”和“绛阕”都是古代神话中天宫的别称,而“经行惯”则表达了诗人对这里的熟悉和习惯。 接着,“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这里的景象描绘得非常生动,满月如璧,星光如珠,钧天广乐中笙箫不断,营造出一种仙境的氛围。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这里用“宝簪瑶佩”形容天宫中的神仙们所持的法器,以及他们玉立的身姿。他们像拱卫着什么重要的人物一样排列着。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这里用“天一笑”形容天宫中的欢愉气氛,万物都充满了生机,而这一切都与清虚相伴。 “还丹九转。凡骨亲曾换”,这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修炼仙丹的体验和感悟,暗示了诗人自身的变化和提升。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这里用剑象征了诗人的侠义精神,而人间相逢的“青眼”则表达了友人的热情和关注。 “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这里描绘了诗人与友人在明月清风下的欢聚场景,他们相对而坐,纶巾飘扬,显得非常潇洒自在。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一个超脱尘世、清虚自得的仙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修炼、友情和自由的追求和向往。整首诗语言优美,意象丰富,读来令人心旷神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清都绛阕,我自经行惯。
璧月带珠星,引钧天、笙箫不断。
宝簪瑶佩,玉立拱清班。
天一笑,物皆春,结得清虚伴。
还丹九转。
凡骨亲曾换。
携剑到人间,偶相逢、依然青眼。
狂歌醉舞,心事有谁知,明月下,好风前,相对纶巾岸。
作者介绍 萧衍简介
张孝祥(1132年—1170年),字安国,别号于湖居士,汉族,历阳乌江(今安徽和县乌江镇)人[1][2],卜居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南宋著名词人,书法家。为唐代诗人张籍之七世孙;父张祁,任直秘阁、淮南转运判官。张孝祥生于明州鄞县(今浙江宁波),少年时阖家迁居芜湖(今安徽省芜湖市)。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张孝祥状元及第,授承事郎,签书镇东军节度判官。由于上书为岳飞辩冤,为权相秦桧所忌,诬陷其父张祁有反谋,并将其父下狱。次年,秦桧死,授秘书省正字。历任秘书郎,著作郎,集英殿修撰,中书舍人等职。宋孝宗时,任中书舍人直学士院。隆兴元年(1163年),张浚出兵北伐,被任为建康留守。又为荆南湖北路安抚使,此外还出任过抚州,平江,静江,潭州等地的地方长官,颇有政绩。乾道五年(1169年),以显谟阁直学士致仕。乾道六年(1170年)于芜湖病死,葬南京江浦老山,年仅三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玉立

    读音:yù lì

    繁体字:玉立

    英语:slim and graceful

    意思:
     1.比喻坚贞不屈。
      ▶晋·桓温《荐谯元彦表》:“凶命屡招,姦威仍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而能抗节玉立

  • 瑶佩

    读音:yáo pèi

    繁体字:瑤佩

    意思:(瑶佩,瑶佩)
    见“瑶珮”。

    解释:1.见\"瑶佩\"。

    造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