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

意思:现在得以出关书,行程时间已远远。

出自作者[唐]刘禹锡的《别友人后得书因以诗赠》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首句“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描绘了送别友人的场景,青门桥是长安出关必经之路,这里以“青门桥”代指友人离去的方向。挥手告别,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留恋。 “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描绘了离别后的场景,道路弯转,从此两人相隔,不能再见面,只能听到远去的马匹的嘶鸣声。这里运用了“路转不相见”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离去的无奈和失落。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描绘了友人离去的行程,收到出关的书信,得知友人的行程已经遥远,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 “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描绘了春天到来时,希望友人能与自己再次相聚,共同欣赏春天的美景,结下美好的友谊。这里用“芳兰苕”象征美好的友谊和美好的未来。 整首诗情感细腻真挚,通过对送别场景、离别后的行程和春天的描绘,表达了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同时,诗中也透露出对友人的思念和关心,以及对人生离别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时送君去,挥手青门桥。
路转不相见,犹闻马萧萧。
今得出关书,行程日已遥。
春还迟君至,共结芳兰苕。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河南洛阳人,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又自言系出中山。其先为中山靖王刘胜。唐朝文学家、哲学家,有“诗豪”之称。

刘禹锡贞元九年(793年),进士及第,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后从杜佑入朝,为监察御史。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后历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会昌时,加检校礼部尚书。卒年七十,赠户部尚书。

刘禹锡诗文俱佳,涉猎题材广泛,与柳宗元并称“刘柳”,与韦应物、白居易合称“三杰”,并与白居易合称“刘白”,有《陋室铭》《竹枝词》《杨柳枝词》《乌衣巷》等名篇。哲学著作《天论》三篇,论述天的物质性,分析“天命论”产生的根源,具有唯物主义思想。有《刘梦得文集》,存世有《刘宾客集》。

关键词解释

  • 关书

    读音:guān shū

    繁体字:關書

    意思:(关书,关书)

     1.犹聘书。
      ▶清·李渔《蜃中楼•惑主》:“我如今要把关书定下来年约,恐怕有钻刺的蒙师来把馆图。”
      ▶《儿女英雄传》第十五回:“谁

  • 行程

    读音:xíng chéng

    繁体字:行程

    短语:途程 程

    英语:travel route

    意思:
     1.路程;旅程。
      ▶唐·岑参《送崔主簿赴夏阳》诗:“地近

  • 得出

    读音:dé chū

    繁体字:得出

    造句:

  • 出关

    读音:chū guān

    繁体字:出關

    英语:go to the other side of a pass

    意思:(出关,出关)

     1.出关口;到塞外。
      ▶《史记•孟尝君列传》

  • 书行

    读音:shū xíng

    繁体字:書行

    意思:(书行,书行)
    书可。
      ▶宋·叶适《高永州墓志铭》:“通判隆兴府,帅素知公材,命吏‘必先白通判,吾书行而已’。”参见“书可”。

    解释:

  • 程日

    读音:chéng rì

    繁体字:程日

    意思:期限;限定的日期。
      ▶《梁书•武帝纪中》:“凡天下之民,有流移他境,在天监十七年正月一日以前,可开恩半岁,悉听还本。蠲课三年。其流寓过远者,量加程日。”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