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盱眙》 海海无波塞不尘,题诗因得吊遗民。

海海无波塞不尘,题诗因得吊遗民。

意思:海海无波阻塞不尘,题诗就得吊遗民。

出自作者[宋]张孝忠的《过盱眙》

全文创作背景

《过盱眙》这首诗由宋朝的张孝忠创作,盱眙即今江苏盱眙,地处淮河南岸,邻接安徽,当时属楚州。作者路过盱眙,有感于淮河两岸舟车劳顿、风土人情之所异,创作了这首诗。 1047年(宋仁宗庆历七年),王伦起义被镇压之后不久,淮南出现了大饥荒。张孝忠奉命巡视救灾,他沿着淮河南下,途经盱眙。作为一位忧国忧民的官员,他对灾区人民的苦难深感同情,对官府的救灾措施也有所思考。这首《过盱眙》就是他在这一背景下创作的。 以上仅是简要背景介绍,如果需要更多信息,可以到诗词类网站查询或请教语文老师。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海海无波塞不尘,题诗因得吊遗民。
山河信美今戎索,耆老虽存亦外臣。

关键词解释

  • 遗民

    读音:yí mín

    繁体字:遺民

    英语:adherents of a former dynasty

    意思:(遗民,遗民)

     1.亡国之民;前朝留下的老百姓。
      ▶《左传•哀公四

  • 题诗

    读音:tí shī

    繁体字:題詩

    英语:poem inscribed on a scroll

    意思:(题诗,题诗)

     1.就一事一物或一书一画等,抒发感受,题写诗句。多写于柱壁、书画、器

  • 无波

    读音:wú bō

    繁体字:無波

    意思:(无波,无波)

     1.不起波澜。
      ▶《文子•上德》:“使人无渡河,可;使河无波,不可。”
      ▶唐·杜甫《泛江》诗:“方舟不用楫,极目总无波。”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