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杂曲歌辞·定情篇》 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意思:结谈本同心,悲欢什么不齐。

出自作者[唐]乔知之的《杂曲歌辞·定情篇》

全文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定情篇》是唐朝诗人乔知之所作的一首诗。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唐代的社会风气和文学环境有关。唐朝是我国古代文学繁荣的时期,诗歌作为当时的主要文学形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因此,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 乔知之的《杂曲歌辞·定情篇》是一首描写爱情的诗歌,主要表达了诗人对爱情的坚定承诺和执着追求。诗歌通过运用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描绘了恋人之间的深情厚谊和不离不弃的誓言,展现了唐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综上所述,乔知之的《杂曲歌辞·定情篇》是在唐代文学繁荣的背景下,通过诗歌表达了对美好爱情向往和追求的一种文学创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共君结新婚,岁寒心未卜。
相与游春园,各随情所逐。
君爱菖蒲花,妾感苦寒竹。
菖花多艳姿,寒竹有贞叶。
此时妾比君,君心不如妾。
簪玉步河堤,妖韶援绿荑。
凫雁将子游,莺燕从双栖。
君念春光好,妾向春光啼。
君时不得意,弃妾还金闺。
结言本同心,悲欢何未齐。
怨咽前致辞,愿得申所悲。
人间丈夫易,世路妇难为。
始如经天月,终若流星驰。
天月相终始,流星无定期。
长信佳丽人,失意非蛾眉。
庐江小吏妇,非关织作迟。

关键词解释

  • 悲欢

    亦作“ 悲讙 ”。亦作“ 悲懽 ”。悲哀与欢乐。 南朝 宋 颜延之 《宋文皇帝元皇后哀策文》:“邑野沦蔼,戎夏悲讙。” 唐 刘长卿 《初贬南巴至鄱阳题李嘉祐江亭》诗:“流落还相见,悲懽话所思。” 宋 苏轼 《九日袁公济有诗次其韵》:“平生倾盖悲欢里,早晚抽身簿领间。” 明 王鏊 《震泽长语·文章》:“人情物态,悲懽穷泰,吐出胸臆,如在目前。” 毛泽东 《送瘟神》诗之一:“ 牛郎 欲问瘟神事,一样悲
  • 同心

    读音:tóng xīn

    繁体字:衕心

    短语:众志成城 同仇敌忾 同心同德 同心协力

    英语:concentric

    意思:
     1.齐心。
      ▶《易•繫辞上》:

  • 结言

    读音:jié yán

    繁体字:結言

    意思:(结言,结言)

     1.用言辞订约。
      ▶《公羊传•桓公三年》:“古者不盟,结言而退。”
      ▶《楚辞•离骚》:“解佩纕以结言兮,吾令蹇脩以为理。”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