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秋晚斋居》 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

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

意思:学校已与庙官同,为何不搬家泮宫。

出自作者[宋]仇远的《秋晚斋居》

全文赏析

这首诗的主题是关于庙官和校官的生活和待遇问题,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制度的不满和对未来改革的期待。 首联“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诗人通过对比庙官和校官的待遇,表达了对当前制度的不满。泮宫是古代学校,诗人在此提出疑问,既然校官的待遇与庙官相同,为何不将家迁移到泮宫来,更接近教育工作的本质,更接近教育的初心。这一问,既体现了诗人对当前制度的不满,也表达了他对教育工作的热爱和执着。 颔联“暮四朝三嫌有累,岁糜月费愧无功”,诗人进一步表达了对当前待遇的不满。这里,“暮四朝三”指的是收入不稳定,时有起伏,让人感到困扰;“岁糜月费”则是指花费巨大,却无实际成效,感到愧疚无功。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待遇问题的深深忧虑,也体现了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颈联“致身馆阁须公等,曝背庭除任老翁”,诗人表达了自己对未来改革的期待。他希望自己能够为改革做出贡献,在馆阁中发挥作用,同时也愿意在庭除下晒太阳,做一名老翁,这表现出他的淡泊名利,愿意为改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尾联“却喜北窗新植行,行看玉立向南风”,诗人以一种乐观积极的态度结束了全诗。他看到北窗下新栽的小树,期待它茁壮成长,将来能够看到它向南风挺立。这里,诗人以小树成长比喻国家改革事业的进步,表达了他对未来充满希望的乐观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当前制度的不满和对未来改革的期待,同时也体现了他的淡泊名利、愿意为改革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的人生态度。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读来令人感动。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校官既与庙官同,胡不移家在泮宫。
暮四朝三嫌有累,岁糜月费愧无功。
致身馆阁须公等,曝背庭除任老翁。
却喜北窗新植行,行看玉立向南风。

关键词解释

  • 校官

    读音:xiào guān

    繁体字:校官

    短语:士官 尉官 将官

    英语:field officer

    意思:I
    即校事。
       ▶《三国志•吴志•诸葛恪传》:“恪

  • 庙官

    读音:miào guān

    繁体字:廟官

    意思:(庙官,庙官)
    管理道教庙宇的道官。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摺:“庙官,你不要闹,我与你一个银子,借这埚儿田地,等俺歇息咱。”
      ▶《醒世恒言•勘皮靴单证

  • 泮宫

    读音:pàn gōng

    繁体字:泮宮

    英语:name of school in ancient times

    意思:(泮宫,泮宫)
    西周诸侯所设大学。
      ▶《诗•鲁颂•泮水》:“既作泮宫,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