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偈颂七十八首》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

意思:有时五教三辆,有时三德六味。

出自作者[宋]释正觉的《偈颂七十八首》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富含哲理和禅意的诗。诗人通过象征、比喻和引用佛教典故,表达了对于生死、诸佛、祖师等概念的理解和阐释。 首句“麟龙不为瑞,珠璧不为贵”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价值观的超脱和否定,麟龙和珠璧在世俗眼中是瑞祥和贵重的象征,但在诗人眼中却并非如此。 接着,“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蔕”一句,描绘了僧人开悟的状态,能够透彻地认识到生死的本质。这里的“生死蔕”指的是生死的根源或本质。 “生死蔕,第一义。诸佛心,祖师鼻。”这四句强调了生死问题的重要性,以及诸佛和祖师对于这一问题的理解和阐释。 接着,“少林传灯,灵山授记。”两句,引用了佛教中的典故,少林传灯指的是佛教禅宗的传承,灵山授记则是指佛陀在灵山会上为弟子授记,预示他们未来的成就。 “随高随下,何此何彼。”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高低、彼此等对立概念的超越,体现了禅宗的无分别思想。 “假诸因缘,神通游戏。”这两句可以理解为,借助各种因缘,展现出神通的变化,这是禅宗思想中的随机教化。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这里提到的“五教三乘”和“三德六味”都是佛教教义中的概念,诗人借此表达禅宗的教化方式多样,能够根据不同根器的人进行不同的教导。 “有时屋里主财,有时门头了事。”这两句描绘了禅宗的生活方式和教化场所,既可以在屋内也可以在门头进行。 最后,“处处清白家风,人人见成活计。”这两句总结了全诗的主题,表达了禅宗的教化无处不在,每个人都可以从中找到生活的真谛。 整首诗充满了哲理和禅意,通过丰富的象征和比喻,展现了禅宗对于生死、诸佛、祖师等问题的理解和阐释,同时也表达了禅宗的教化方式和生活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麟龙不为瑞,珠璧不为贵。
衲僧眼豁开,彻见生死蔕。
生死蔕,第一义。
诸佛心,祖师鼻。
少林传灯,灵山授记。
随高随下,何此何彼。
假诸因缘,神通游戏。
有时五教三乘,有时三德六味。
有时屋里主财,有时门头了事。
处处清白家风,人人见成活计。

关键词解释

  • 三德

    读音:sān dé

    繁体字:三德

    英语:Sande

    意思:
     1.三种品德。随文而异。
      ▶《书•洪范》:“三德,一曰正直,二曰刚克,三曰柔克。”
      ▶孔颖达疏:“此三德者,人

  • 有时

    读音:yǒu shí

    繁体字:有時

    短语:奇迹 有时候 偶发

    英语:sometimes

    意思:(有时,有时)

     1.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
      ▶《

  • 五教

    读音:wǔ jiào

    繁体字:五教

    意思:
     1.五常之教。指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种伦理道德的教育。
      ▶《书•舜典》:“汝作司徒,敬敷五教。”
      ▶孔传:“布五常之教。”
      ▶《左传•

  • 三乘

    读音:sān shèng

    繁体字:三乘

    英语:cube

    意思:I

     1.佛教语。一般指小乘(声闻乘)、中乘(缘觉乘)和大乘(菩萨乘)。三者均为浅深不同的解脱之道。亦泛指佛法。
     

  • 六味

    读音:liù wèi

    繁体字:六味

    英语:Six-element

    意思:苦、酸、甘、辛、咸、淡。
      ▶南朝·梁简文帝《六根忏文》:“餐禅悦之六味,服法喜之三德。”
      ▶《大般涅槃经》卷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