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僧自总》 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

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

意思:问的行为范围,他离开了怎么缘。

出自作者[宋]王令的《送僧自总》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表达自己对于人生选择、志向追求的内心感慨。诗中描述了一位旧友突然来访,告知作者要南迁并从师学习佛法,但作者对此有所疑虑,因此与友人产生了分歧。 首段通过描绘作者对客人的冷淡态度,表达了作者对日常寒暄的厌烦,以及对个人志趣的坚持。第二段则通过回忆旧友三年未见,突然来访并告知要南迁,引出了作者对于南迁目的的疑惑。 接下来的段落中,作者表达了自己对于从师学佛的疑虑和担忧,并认为佛学与作者的学识并不完全契合。同时,作者也表达了对友人的理解和尊重,认为他有自己的选择和追求。然而,作者也明确了自己的立场和态度,不会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和追求。 整首诗情感真挚,表达了作者对于人生选择和追求的坚持和执着。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于友情的珍视和理解。整首诗语言简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病不喜语,客来佰寒暄。
颊舌且不能,况事交字间。
彼总乃吾旧,不见今三年。
一日踏我门,告我将南迁。
问之行所止,其去何由缘。
言方学从师,惜以日月闲。
将求佛所宗,就乞世未传。
浮舟江海波,蹀屣山岳颠。
行方极所到,未可岁月还。
谓余昔同游,当得送以言。
噫佛与吾学,两分不相全。
今余与子遇,无异东西辕。
共憩中道间,邂逅相留连。
我驾志在远,子驱良亦遄。
吾终不尔从,尔终不回旋。
两各剧所勤,相远日益悬。

作者介绍
王令(1032~1059)北宋诗人。初字钟美,后改字逢原。原籍元城(今河北大名)。5岁丧父母,随其叔祖王乙居广陵(今江苏扬州)。长大后在天长、高邮等地以教学为生,有治国安民之志。王安石对其文章和为人皆甚推重。有《广陵先生文章》、《十七史蒙求》。

关键词解释

  • 行所

    引用解释

    即行在所。 汉 班固 《西都赋》:“行所朝夕,储不改供。”《魏书·术艺传·徐謇》:“ 高祖 幸 悬瓠 ,其疾大渐,乃驰驛召 謇 ,令水路赴行所,一日一夜行数百里。”《南史·宋纪上·武帝》:“师旋, 晋 帝遣侍中黄门,劳师於行所。”参见“ 行在所 ”。

    旧时同行业组织的公所。《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拟抵制禁例策》:“行

  • 由缘

    读音:yóu yuán

    繁体字:由緣

    意思:(由缘,由缘)

     1.缘故。
      ▶《魏书•鹿悆传》:“﹝鹿悆﹞仍叙由缘,景俊便记。”
      ▶《法苑珠林》卷五二:“度惊曰:‘汝那得蓬莱道人书唤我归耶?’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