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赠隐者》 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

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

意思:物外自然会多快乐,人世间什么事突然相逢。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赠隐者》

全文赏析

这首诗《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是一首对嵩山的赞美。嵩山,五岳之一,位于天地之中,其神秘和壮丽令人向往。诗中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诗人对嵩山的敬仰之情。 首联“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诗人以嵩山为中心,描绘了它的地理位置和高度。嵩山处于天地之中,居于五岳之首,体现了它的重要性和地位。而“伊”字则暗示了嵩山的高峰,给人一种高耸入云、雄伟壮观的感觉。 颔联“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诗人通过描绘嵩山的自然景色,展现了它的神秘和壮丽。阴崖雪形容嵩山高处常年积雪的景象,给人一种冷峻、神秘的感觉。而潭养千年骨则描绘了嵩山深处的潭水养育着千年蜕骨龙的传说,增添了嵩山的神秘色彩。 颈联“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诗人从自然景色转向了人文思考。他觉得在物外,也就是超脱世俗的境界中,应该有很多乐趣。而人间何事忽相逢则表达了诗人对嵩山与人间相逢的感慨。这里既有对嵩山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 尾联“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诗人通过描绘自己饮罢酒后飘然离去,表达了对嵩山的依依不舍之情。孤云飞去杳无踪则给人一种自由、洒脱的感觉,与前文形成呼应,使整首诗的情感更加丰富和饱满。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嵩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敬仰和对人生的感慨。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人文思考,展现了嵩山的神秘和壮丽,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嵩山的依依不舍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是一首值得品读的佳作。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五岳嵩当天地中,闻伊仍在最高峰。
山藏六月阴崖雪,潭养千年蜕骨龙。
物外自应多至乐,人间何事忽相逢。
饮罢飘然不辞决,孤云飞去杳无踪。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至乐

    引用解释

    最高妙的音乐。《庄子·天运》:“夫至乐者,先应之以人事,顺之以天理,行之以五德,应之以自然,然后调理四时,太和万物。”《吕氏春秋·制乐》:“欲观至乐,必於至治。”《大戴礼记·王言》:“至乐无声,而天下之民和。”

    最大的快乐。《庄子·至乐》:“至乐无乐,至誉无誉。” 晋 陆机 《招隐》诗:“至乐非有假,安事浇醇朴。” 明

  • 何事

    读音:hé shì

    繁体字:何事

    英语:what

    意思:
     1.什么事;哪件事。
      ▶南朝·齐·谢朓《休沐重还道中》诗:“问我劳何事?沾沐仰清徽。”
      ▶唐·方干《经周处士故居

  • 相逢

    读音:xiāng féng

    繁体字:相逢

    短语:撞见 碰到 遇见 赶上 遇到

    英语:come across

    意思:彼此遇见;会见。
      ▶汉·张衡《西京赋》:“跳

  • 物外

    读音:wù wài

    繁体字:物外

    英语:beyond the region of objective existence; transcendental

    意思:世外。谓超脱于尘世之外。
      ▶汉·

  • 乐人

    读音:lè rén

    繁体字:樂人

    英语:minstrel

    意思:(乐人,乐人)

     1.古代指掌管音乐的官吏。
      ▶《仪礼•燕礼》:“膳宰具官馔于寝东,乐人县。”
      ▶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