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题樟亭》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意思:每一年这个光景,催促尽白头翁。

出自作者[唐]张祜的《题樟亭》

全文赏析

这首诗《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和作者自身感受的优美诗篇。 首句“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描绘了清晨雨后初晴,作者凭倚在高高的栏杆上,放眼四望,云山四通八达的景象。这里既描绘了自然环境的美好,又为整首诗奠定了轻松愉快的基调。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广阔无垠的江景和天空海景,突出了自然之壮美。这两句中的“地盘”、“天映”等词,形象生动地展现了天地之间的壮丽景象。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两句,则从细节处入手,描绘了树色与秋雾相连的景象,以及潮声与夜风相互融合的情景。这两句既展示了自然之细腻,又为读者展现了诗人的细腻感受。 最后两句“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是诗人的感慨和感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的美丽景色,表达了自己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年年相同的美景,却让诗人从青春年少到白发苍苍,表达了时光飞逝、年华易老的感慨。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思索,引人深思。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晓霁凭虚槛,云山四望通。
地盘江岸绝,天映海门空。
树色连秋霭,潮声入夜风。
年年此光景,催尽白头翁。
作者介绍 庾信简介
张祜(约785年—849年?),字承吉,唐代清河(今邢台市清河县)人,诗人。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早年曾寓居姑苏。长庆中,令狐楚表荐之,不报。辟诸侯府,为元稹排挤,遂至淮南寓居,爱丹阳曲阿地,隐居以终。人们认为这是诗谶。

张祜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张祜以是得名,《全唐诗》收录其349首诗歌。

关键词解释

  • 白头翁

    (1).白发老人。 唐 王昌龄 《题灞池》诗之二:“借问白头翁,垂纶几年也?”《资治通鉴·汉武帝征和三年》:“会 高寝 郎 田千秋 上急变,讼太子寃曰‘……臣尝梦一白头翁教臣言’。” 宋 陈师道 《寄张大夫》诗:“只应青眼老,尚记白头翁。”
    (2).草名。近根处有白茸,状似白头老翁,故名。《太平御览》卷九九○引《本草经》:“白头翁,一名野丈人,一名胡王使者,味苦温,无毒。” 唐 李白
  • 白头

    读音:bái tóu

    繁体字:白頭

    短语:老朽 老 行将就木 苍老 早衰 朽迈 年老 大年 老弱病残 衰老 老态龙钟 上年纪 老迈

    英语:hoary head

  • 光景

    读音:guāng jǐng

    繁体字:光景

    短语:手下

    英语:spectacle

    意思:I

     1.阳光。
       ▶《楚辞•九章•惜往日》:“惭光景之诚信兮

  • 年年

    读音:nián nián

    繁体字:年年

    意思:每年。
      ▶《宋书•礼志二》:“成帝时,中宫亦年年拜陵,议者以为非礼。”
      ▶元·陆仁《题金陵》诗:“忘情只有龙河柳,烟雨年年换旧条。”
      ▶清·纳兰性德《卜

  • 头翁

    读音:tóu wēng

    繁体字:頭翁

    意思:(头翁,头翁)
    对衙役的谀称。
      ▶《儒林外史》第一回:“头翁,你有所不知。假如我为了事,老爷拏票子传我,我怎敢不去?”
      ▶《儒林外史》第十三回:“既承头翁好心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