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送张南简入蜀》 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意思:不管可能与否,都在追求功名心。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送张南简入蜀》

全文赏析

这是一首送别诗,旨在表达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祝愿。首联“昨日诏书下,求贤凡陆沉”交代了友人离去的背景,国家下达诏书征求贤才,但凡有才华的人都沉寂无闻。这也暗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才埋没的现象。颔联“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则进一步描述了人们为了追求名声而纷纷涌动的现象,无论是否有真才实学,都想要一展身手。 颈联“君独南游去,云山蜀路深”点明了友人离去的方向和目的地,友人独自前往南方的蜀地,那里云雾缭绕,山路崎岖。这也暗示了友人此行的艰险和困难。尾联则是诗人对友人的祝愿和期许,希望他能够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理想和抱负。 整首诗语言简练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感慨和祝愿,同时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公和人才埋没的现象。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昨日诏书下,求贤凡陆沈。
无论能与否,皆起徇名心。
君独南游去,云山蜀路深。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名心

    读音:míng xīn

    繁体字:名心

    意思:求功名之心。
      ▶清·李渔《风筝误•遣试》:“老年最忌名心热,壮岁还愁宦念疏。”
      ▶清·沈曰霖《晋人麈•异闻•刻阴骘文得中式》:“然自维迟暮,名心久冷,固非有为而为也。

  • 无论

    读音:wú lùn

    繁体字:無論

    短语:随便 凭 无 任 任凭 管

    英语:no matter what|how

    意思:(无论,无论)

     1.不必说;且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