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西岩山》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意思:岩前宝馨转松韵,山洞口灵池应海潮。

出自作者[唐]白居易的《西岩山》

全文赏析

这首诗《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是一首描绘仙居美景和道家修炼生活的诗。它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居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道家修炼的哲理和境界。 首联“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诗人以“千古仙居”为引子,描绘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地方。这里的“物象饶”表达了仙居丰富多样的自然景色和物产,而“道成丹熟昼升霄”则暗示了道家修炼的境界,即通过修炼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颔联“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进一步描绘了仙居的美丽景色。宝磬和松韵是自然之声,宝磬象征着仙居的神秘和庄重,松韵则表达了山林的宁静和悠扬。而灵池和海潮则描绘了仙居的灵秀和壮观,象征着道家修炼的境界。 颈联“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诗人通过描绘崖边的百花、晚上的鹤唳,进一步展示了仙居的美丽和神秘。这里的“迟日晚”和“清夜唳声遥”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夜晚的静谧,同时也传达出道家修炼中对于时间和空间的超越。 尾联“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诗人以登临仙居、手拂行云为结尾,表达了到达希夷境的欣喜和超脱。这里的“希夷境”象征着道家修炼的最高境界,而“手拂行云度石桥”则描绘了到达此境的途径和过程。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仙居的神秘和美丽,同时也传达出道家修炼的哲理和境界。它是一首富有哲理和美感的诗歌,让人在欣赏美景的同时,也能感受到道家修炼的深远意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千古仙居物象饶,道成丹熟昼升霄。
岩前宝磬转松韵,洞口灵池应海潮。
崖折百花迟日晚,鹤归清夜唳声遥。
登临渐到希夷境,手拂行云度石桥。
作者介绍 白居易简介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

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白居易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关键词解释

  • 松韵

    读音:sōng yùn

    繁体字:鬆韻

    意思:(松韵,松韵)
    松风,松涛。
      ▶唐·白居易《题卢秘书夏日新栽竹二十韵》:“松韵徒烦听,桃夭不足观。”
      ▶前蜀·韦庄《早秋夜作》诗:“翠簟初清暑半销,撇帘松韵送

  • 灵池

    读音:líng chí

    繁体字:靈池

    意思:(灵池,灵池)

     1.池的美称。
      ▶唐·宋之问《奉和晦日幸昆明池应制》:“春豫灵池会,沧波帐殿开。”
      ▶唐·白居易《昆明春水满》诗:“往年因旱灵池竭

  • 宝磬

    读音:bǎo qìng

    繁体字:寶磬

    意思:(宝磬,宝磬)
    磬的美称。
      ▶汉·荀悦《<汉纪>序》:“凡祥瑞,黄龙见,凤凰集……宝鼎昇,宝磬神光见。”
      ▶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绥和五年,又上宝磬十

  • 海潮

    读音:hǎi cháo

    繁体字:海潮

    短语:学潮

    英语:tide

    意思:海洋潮汐。指海水定时涨落的现象。
      ▶北周·庾信《哀江南赋》:“海潮迎舰,江萍送王。”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