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汴京访李师师故宅》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意思:夜半无人莺语脆弱,纯绿窗风细。

出自作者[清]陈维崧的《汴京访李师师故宅》

全文赏析

这首诗《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是一首描绘宋朝皇帝微服出巡,市井生活的诗。它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宋朝的市井风情,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这种生活的深深感慨。 首句“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中,“宣和”是宋朝的年号,表明了作者的时代背景。“爱微行”则描绘了皇帝微服出巡的形象,展现了他的亲民风格。 接下来的诗句“有人潜隐小屏红,低唱道、香橙纤指”,描绘了市井的场景,有人躲在屏风后面,低声唱着歌,手里捧着香橙。这种描绘充满了生活气息,让人仿佛置身其中。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夜晚的市井生活,莺声婉转,风轻窗细,充满了宁静而和谐的气氛。 然而,“如今往事消沉矣!”这句诗却突然转为深深的感慨,诗人感叹过去的繁华不再,生活的面貌已经消逝。 “怅暮云千里”这句诗进一步表达了这种失落和惆怅。诗人似乎在暮云千里的背景下,想起了过去的时光,那些美好的人和事都已远去。 接下来的“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两句,诗人似乎在询问旧日的歌楼,那些曾经的市井生活痕迹在哪里。然而,无论他如何询问,巷子都是一模一样的,这更加强了他的失落感。 最后,“头白居人随意指,道斜阳边是”两句,描绘了老人在夕阳下随意指路的场景,似乎在告诉诗人,那些过去的痕迹已经无处可寻,只能留存在老人的记忆中。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情的感慨,展现了宋朝的市井生活和皇帝微服出巡的形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生活的深深怀念和失落。这种深沉而富有生活气息的描绘,让人感受到了诗人的情感和思考。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宣和天子,爱微行坊市。
有人潜隐小屏红,低唱道、香橙纤指。
夜半无人莺语脆,正绿窗风细。
如今往事消沉矣!
怅暮云千里。
含情试问旧倡楼,奈门巷、条条相似。
头白居人随意指,道斜阳边是。
作者介绍 邵雍简介
陈维崧(1625—1682年),字其年,号迦陵,江苏宜兴人。明末清初词坛第一人,阳羡词派领袖。明末四公子之一陈贞慧之子。

明熹宗天启五年(1625年),陈维崧出世,幼时便有文名。十七岁应童子试,被阳羡令何明瑞拔童子试第一。与吴兆骞、彭师度同被吴伟业誉为“江左三凤”。与吴绮、章藻功称“骈体三家”。明亡后,科举不第。弟弟陈宗石入赘于商丘侯方域家,陈维崧亦寓居商丘,与弟同居。顺治十五年(1658年)十一月,陈维崧访冒襄,在水绘庵中的深翠房读书,冒襄派徐紫云(云郎)伴读。

康熙元年(1662年),陈维崧至扬州与王士祯、张养重等修禊红桥。康熙十八年(1679年),举博学鸿词科,授官翰林院检讨。卒于清圣祖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享年五十八岁。

关键词解释

  • 莺语

    读音:yīng yǔ

    繁体字:鶯語

    意思:(莺语,莺语)

     1.莺的啼鸣声。
      ▶晋·孙绰《兰亭》诗之二:“莺语吟脩竹,游鳞戏澜涛。”
      ▶唐·白居易《琵琶引》:“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难。

  • 夜半

    读音:yè bàn

    繁体字:夜半

    英语:midnight

    意思:
     1.半夜。
      ▶《左传•哀公十六年》:“醉而送之,夜半而遣之。”
      ▶《史记•孟尝君列传》:“孟尝君得出,即

  • 无人

    引用解释

    1.没有人才。《左传·文公十三年》:“﹝ 士会 ﹞乃行。 绕朝 赠之以策,曰:‘子无谓 秦 无人,吾谋适不用也。’” 金 元好问 《曲阜纪行》诗之八:“吾谋未及用,勿谓 秦 无人。”

    2.没有人;没人在。《史记·范雎蔡泽列传》:“ 秦王 屏左右,宫中虚无人。” 三国 魏 应璩 《与侍郎曹良思书》:“足下去后,甚相思想。《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