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甲申大水二首》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洶若龙移湫。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洶若龙移湫。

意思:何况又梅霖倒江海,白天很像龙移揪。

出自作者[宋]曾丰的《甲申大水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描绘一个城市在暴雨季节的景象和感受的,诗中充满了对自然灾害的忧虑和对人民生活的关注。 首句“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描绘了诗人的家乡,背靠山峦,面临江流,而每当大雨滂沱,江水泛滥,便让人忧心忡忡。这句为全诗定下了基调,展现出一种对自然力量的无奈和对生活的担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洶若龙移湫。”进一步描绘了暴雨的威力,大雨如倾盆,如同倒下的江海,白日之下,江水汹涌,仿佛龙游湫地。这句生动地描绘了大雨的磅礴气势,也让人感受到了暴雨带来的恐惧和不安。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这两句描绘了暴雨带来的视觉冲击,上游的高大树丛被淹没,下游的房屋和土地无影无踪。这句展示了自然灾害的无情和人类生活的脆弱。 最后,“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这两句是对过去灾难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灾难的警告。诗人提醒人们,这样的灾变已经发生了三次,人们不能忽视这样的警告。 总的来说,这首诗描绘了暴雨的威力,展示了自然灾害的无情和人类生活的脆弱,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的关注和对未来的担忧。这首诗充满了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对人性的反思,是一首具有深刻内涵的诗歌。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吾州背山面江流,一雨便有泛溢忧。
况复梅霖倒江海,白昼洶若龙移湫。
眼看上流没高树,下流屋庐渺无处。
君不见甲子之岁至甲申,如此灾变已三度。

关键词解释

  • 梅霖

    读音:méi lín

    繁体字:梅霖

    意思:梅雨。
      ▶宋·沈辽《开窗》诗:“斋居病纡郁,况复当梅霖。”
      ▶元《吴侬行》:“吴侬畏雨如畏虎,不道梅霖是时雨。”

    解释:1.梅雨。

  • 江海

    读音:jiāng hǎi

    繁体字:江海

    意思:
     1.江和海。
      ▶《荀子•劝学》:“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三国·魏·曹植《求通亲亲表》:“江海称其大者,以无所不容。”
      ▶唐·岑参《送张

  • 白昼

    读音:bái zhòu

    繁体字:白晝

    短语:光天化日

    英语:daytime

    意思:(白昼,白昼)
    白天。
      ▶《鹖冠子•度万》:“光绪知无道,上乱天文,下灭地理

  • 况复

    读音:kuàng fù

    繁体字:況復

    意思:(况复,况复)

     1.更加;加上。
      ▶隋炀帝《白马篇》:“本持身许国,况复武功彰。”
      ▶唐·杜甫《寄杜位》诗:“干戈况复尘随眼,鬓髮还应雪满头。”<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