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泊舟临平二首》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意思:三老鸣钲船停靠在船尾楼,今晚又向临平住宿。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泊舟临平二首》

全文赏析

这首诗《前窗向市下却帘,後窗临水开却门》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通过描绘市井、水景、春动、草屋、翠竹等元素,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 首句“前窗向市下却帘,後窗临水开却门”,诗人描绘了两个窗景,一个是市井热闹处却帘闭窗,另一个是临水窗子打开,反映出诗人内心的闲适。两句诗通过对比和反差,营造出一种生活的节奏感和画面感。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这句诗描绘了岸头的杨柳报春,溪底的云浪翻滚,生动地表现了春天的气息和动态。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这两句诗描绘了黄草屋和翠竹环绕的景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内容,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宁静、祥和的气氛。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尾句描绘了三老在船上敲锣打鼓,准备在临平宿营过夜的情景。这句诗不仅点明了时间,同时也为画面增添了生活的气息和动态感。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描绘市井、水景、春动、草屋、翠竹等元素,展现出了一幅生动的春日画卷,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欣赏。整首诗语言简练,画面丰富,富有节奏感和韵律感,是一首优秀的诗歌作品。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前窗向市下却帘,後窗临水开却门。
岸头杨柳报春动,溪底云天随浪翻。
隔溪数间黄草屋,绕屋千竿翠琼竹。
三老鸣钲檥柂楼,今宵又向临平宿。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三老

    读音:sān lǎo

    繁体字:三老

    意思:
     1.古代掌教化之官。乡、县、郡均曾先后设置。
      ▶《礼记•礼运》:“故宗祝在庙,三公在朝,三老在学。”
      ▶《史记•陈涉世家》:“三老豪杰皆曰:‘将军身被坚执锐

  • 今宵

    读音:jīn xiāo

    繁体字:今宵

    意思:今夜。
      ▶南朝·陈徐陵《走笔戏书应令》诗:“今宵花烛泪,非是夜迎人。”
      ▶唐·雍陶《宿嘉陵驿》诗:“今宵难作刀州梦,月色江声共一楼。”

  • 鸣钲

    读音:míng zhēng

    繁体字:鳴鉦

    意思:(鸣钲,鸣钲)
    敲击钲、铙或锣。古代常用作起程的信号。
      ▶明·沈璟《义侠记•奇功》:“听鸣钲,解奸徒向高唐远行。”
      ▶清·袁枚《随园诗话》卷二:“今人开舡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