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浪淘沙·雁塞说并门》 箫鼓仍存。

箫鼓仍存。

意思:箫鼓仍然存在。

出自作者[宋]裴湘的《浪淘沙·雁塞说并门》

全文赏析

《浪淘沙·雁塞说并门》是宋代诗人裴湘创作的一首词。这首词以边塞风光为背景,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疆土的忧虑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 首句“雁塞说并门”,直接点明了词的背景地点,即边塞之地。这里的“雁塞”指的是北方的边塞地区,而“并门”则是指位于今河北省境内的一座关隘。这一句既交代了地理位置,也为后面的描绘边塞风光和表达作者情感做了铺垫。 接下来的两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这里的“黄云”暗示着边塞地区的荒凉,而“白日曛”则形象地表现了阳光在这片土地上的强烈照射。同时,“北风吹雁雪纷纷”又描绘出了北风呼啸、大雪纷飞的景象,使得整个画面更加生动。 紧接着的两句“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疆土的忧虑。这里的“莫愁前路无知己”意味着作者担心自己无法为国家出一份力,而“天下谁人不识君”则表示作者担忧自己的才能得不到认可。这两句诗既表达了作者的忧虑,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状况。 最后一句“六翮飘飖私自怜”,则是作者对自己命运的感慨。这里的“六翮”指的是大雁的翅膀,而“飘飖”则表示翅膀在空中摇曳不定。这句诗通过比喻自己的境遇,表达了作者对命运的无奈和对自己的同情。 总的来说,这首《浪淘沙·雁塞说并门》通过对边塞风光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壮阔的画面,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国家疆土的忧虑和对战争的厌恶之情。这首诗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雁塞说并门。
郡枕西汾。
山形高下远相吞。
古寺楼台依碧嶂,烟景遥分。
晋庙锁溪云。
箫鼓仍存。
牛羊斜日自归村。
惟有故城禾黍地,前事消魂。
作者介绍
宋人,字楚老。裴愈子。仁宗时内臣。帝御便殿,试进士诗,亦命之赋诗,顷刻而成,左右为之动容。有《肯堂集》。

关键词解释

  • 箫鼓

    读音:xiāo gǔ

    繁体字:簫鼓

    意思:(箫鼓,箫鼓)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梁·江淹《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燕·赵歌兮伤美人。”
      ▶宋·张孝祥《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