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过张至秘校庄》 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懽忻。

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懽忻。

意思:把鱼倒白酒,只是坐在一边高兴高兴。

出自作者[宋]欧阳修的《过张至秘校庄》

全文赏析

这首诗《田家何所乐》是一首描绘乡村生活的诗,通过对田家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与富饶。 首联“籉笠日相亲。桑条起蚕事,菖叶候耕辰。”描绘了乡村生活的日常,田家戴着竹笠在阳光下劳作,桑树上蚕儿蠕动,菖蒲叶预示着耕种的时刻。这些细节生动地展现了乡村生活的忙碌与和谐。 颔联“望岁占风色,宽徭知政仁。”表达了诗人对乡村生活的关注和对当地政绩的赞赏。诗人通过观察天气变化,推测年成的好坏,而政府政策的宽松则表现出仁政。 颈联“樵渔逐晚浦,鸡犬隔前村。”描绘了乡村的静谧与活力并存的生活。樵夫和渔夫在傍晚时分工作,鸡鸣犬吠之声隔着前村传来。这一联既描绘了乡村的日常生活,也展现了乡村的和谐氛围。 “泉溜塍间动,山田树杪分。”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乡村的景色,田间的泉水流动,山田在树梢之间耕作。这些自然景色的描绘为乡村生活增添了美感。 “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这两句诗描绘了乡村的季节变化,梅雨季节的雨声和柳桥上的春色。这些景象展示了乡村的季节更替和生活的节奏。 尾联“有客问行路,呼童惊候门。”描绘了诗人与乡村居民的互动,有人向诗人询问赶路的情况,诗人唤来童子通报主人。这一细节展现了乡村的和谐与热情。 最后,“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懽忻。”描绘了乡村的宴饮场景,人们围坐在一起,分享美食,畅饮美酒,欢声笑语。这表现了乡村生活的欢乐与满足。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乡村生活的细致描绘,展现了乡村的宁静、和谐、富饶和欢乐。诗人通过对田家生活的观察和与村民的互动,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和对当地政绩的赞赏。这首诗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一幅生动的乡村画卷。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田家何所乐,籉笠日相亲。
桑条起蚕事,菖叶候耕辰。
望岁占风色,宽徭知政仁。
樵渔逐晚浦,鸡犬隔前村。
泉溜塍间动,山田树杪分。
鸟声梅店雨,野色柳桥春。
有客问行路,呼童惊候门。
焚鱼酌白醴,但坐且懽忻。
作者介绍 欧阳修简介
欧阳修(1007年8月1日-1072年9月22日),字永叔,号醉翁、六一居士,汉族,吉州永丰(今江西省吉安市永丰县)人,北宋政治家、文学家,且在政治上负有盛名。因吉州原属庐陵郡,以“庐陵欧阳修”自居。官至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参知政事,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累赠太师、楚国公。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苏洵、苏辙、王安石、曾巩合称“唐宋八大家”,并与韩愈、柳宗元、苏轼被后人合称“千古文章四大家”。

欧阳修是在宋代文学史上最早开创一代文风的文坛领袖。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继承并发展了韩愈的古文理论。他的散文创作的高度成就与其正确的古文理论相辅相成,从而开创了一代文风。欧阳修在变革文风的同时,也对诗风、词风进行了革新。在史学方面,也有较高成就,他曾主修《新唐书》,并独撰《新五代史》。有《欧阳文忠集》传世。

关键词解释

  • 焚鱼

    读音:fén yú

    繁体字:焚魚

    意思:(焚鱼,焚鱼)

     1.烧鱼(祭神)。相传周武王伐纣,渡河,有白鱼跃入舟中,武王烧鱼以祭。见《书•泰誓》。后借指开国君主受命之符。
      ▶汉·荀悦《汉纪•高祖纪赞》:“焚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