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和刘后村杂兴》 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

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

意思: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应当在晚年全。

出自作者[宋]胡仲弓的《和刘后村杂兴》

全文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写给宋朝的另一位贤相吕公著的,诗中表达了作者与吕公著一样的忧国忧民、坚守节操的情操。 首联“累疏仇勤奏榻前,忧时急似救头然。”描绘了作者向吕公著极力推荐仇池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仇池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仇池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的地方,也是一块富饶的土地,如果被敌人占领,后果将不堪设想。作者在这里用“忧时急似救头然”来形容自己对时局的担忧,形象生动,让人印象深刻。 颔联“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表达了作者对功名和忠孝的理解和追求。在古代社会中,功名和忠孝是两个非常重要的价值观,也是人们追求的目标。作者认为,只有在中年时期立下功名,才能真正体现一个人的价值,而忠孝则应该在晚节中得到体现。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也体现了作者对忠孝的坚守。 颈联“投祓归来泉石上,班荆坐向竹梅边。”描绘了作者从仇池回到故乡后的生活状态。投祓是指古代的一种祭祀活动,作者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自然的向往。班荆坐向竹梅边则表达了作者与朋友相聚、谈天说地的快乐。这两句诗描绘了作者回归故乡后的生活状态,也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热爱和对友情的珍视。 尾联“乌台无复诗公案,弄月嘲风亦偶然。”表达了作者对过去在乌台诗案中经历的感慨和对现在生活的态度。乌台诗案是宋朝历史上一个著名的案件,作者通过这个词语表达了对过去经历的反思和感慨。而“弄月嘲风亦偶然”则表达了作者对现在生活的态度,即使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也要保持自己的情趣和追求。 整首诗通过对作者与吕公著的交往、对人生价值的思考以及对过去经历的反思,表达了作者对忠孝、自然、生活的热爱和对时局的深深忧虑。同时,也体现了作者对诗歌艺术的追求和对生活的乐观态度。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累疏仇勤奏榻前,忧时急似救头然。
功名常是中年立,忠孝当於晚节全。
投祓归来泉石上,班荆坐向竹梅边。
乌台无复诗公案,弄月嘲风亦偶然。

关键词解释

  • 晚节

    读音:wǎn jié

    繁体字:晚節

    短语:小节

    英语:integrity in one\'s later years

    意思:(晚节,晚节)

     1.晚年。

  • 忠孝

    读音:zhōng xiào

    繁体字:忠孝

    英语:loyalty and filial piety

    意思:忠于君国,孝于父母。
      ▶《孝经•开宗明义》“终于立身”汉·郑玄注:“忠孝道着,乃能扬名荣

  • 功名

    读音:gōng míng

    繁体字:功名

    英语:scholarly honor of official rank

    意思:
     1.功业和名声。
      ▶《庄子•山木》:“削迹损势,不为功名。”<

  • 中年

    读音:zhōng nián

    繁体字:中年

    英语:middle-aged

    意思:
     1.中等收成的年岁。
      ▶《周礼•地官•均人》:“丰年则公旬用三日焉,中年则公旬用二日焉。”
     

  • 立忠

    读音:lì zhōng

    繁体字:立忠

    意思:尽忠。
      ▶《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夫待死而后可以立忠成名,是微子不足仁,孔子不足圣,管仲不足大也。”

    解释:1.尽忠。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