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谢从善挽词》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於秋。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於秋。

意思:行身平中准,阅读社会荡漾在秋季。

出自作者[宋]杨万里的《谢从善挽词》

全文赏析

这首诗《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行身平中准,阅世澹於秋。紫诰犹新墨,霜髯忽古丘。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是一首对古代一位伟大人物的赞扬和缅怀。从诗中可以看出,这位人物具有许多卓越的品质,如智慧、力量、公正、淡泊名利、深思熟虑等。 首联“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形象地描绘了这位人物的智慧和力量。他能够轻松地处理大量的信息,就像一个肚子里装满了三个箱子的智者,同时他还有强大的力量,就像能够拉动万头大象的钩牛。这些描述展示了这位人物在各个方面的卓越才能。 颔联“行身平中准,阅世澹於秋。”进一步描绘了这位人物的品格。他行走时身体平稳如准,表明他内心坚定,不为外物所动;他阅历人生如秋水般淡泊,表明他看淡名利,对世事持冷静态度。这些品质展示了这位人物的高尚人格和深沉智慧。 颈联“紫诰犹新墨,霜髯忽古丘。”描述了这位人物的身份和年龄变化。他的新诰书还带着墨香,表明他刚获得新的官职,而他的霜鬓却暗示了他经历的风霜和岁月的沉淀。这一对比展示了这位人物的年轻和经验丰富并存的特点。 尾联“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表达了对这位人物的缅怀和感慨。尽管他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他的精神如同清风一般,仍然在世间流传;同时,他的离去让人们感到悲伤,就像看到挂在他家的剑而流泪一样。这表达了人们对这位伟大人物的深深怀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这位伟大人物的赞美和缅怀,表达了对他的敬仰和怀念之情。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使得这位人物的形象更加鲜活和立体。同时,诗中也表达了对这位人物高尚品质和卓越才能的赞美之情。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一腹储三箧,双钩挽万牛。
行身平中准,阅世澹於秋。
紫诰犹新墨,霜髯忽古丘。
清风未作记,挂剑泪川流。
作者介绍 杨万里简介
杨万里(1127年10月29日—1206年6月15日),字廷秀,号诚斋。汉族江右民系,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黄桥镇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四大家”(又作“中兴四大诗人”)。因宋光宗曾为其亲书“诚斋”二字,故学者称其为“诚斋先生”。

绍兴二十四年(1154年),杨万里登进士第,历仕宋高宗、孝宗、光宗、宁宗四朝,曾任知奉新县、国子博士、广东提点刑狱、太子侍读、秘书监等职,官至宝谟阁直学士,封庐陵郡开国侯。开禧二年(1206年),杨万里病逝,年八十。获赠光禄大夫,谥号“文节”。

杨万里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清新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的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且以此见长。他也有不少篇章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感情的作品。著有《诚斋集》等。

关键词解释

  • 行身

    读音:xíng shēn

    繁体字:行身

    意思:立身处世。
      ▶《韩非子•五蠹》:“行身者竞于为高,而不合于功。”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行身陷不义,况望多名誉。”
      ▶元·刘祁《归潜志》卷十二:

  • 平中

    读音:píng zhōng

    繁体字:平中

    意思:平和中正。
      ▶宋·周敦颐《通书•乐上》:“优柔平中,德之盛也。”
      ▶清·刘大櫆《问政书院记》:“虽有沈浮强弱之异,而一皆范之以平中,仁厚积于其中,恭让见于其外。”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