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首页 《水调歌头·行客送行客》 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

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

意思:丹青手,描摹不去,这离愁。

出自作者[宋]李曾伯的《水调歌头·行客送行客》

全文赏析

这首诗《行客送行客,况又值新秋》是一首表达离愁别绪的诗。它通过描绘送别场景和离别情感,表达了作者对离别的深深哀愁和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首先,诗的开头“行客送行客,况又值新秋”就奠定了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即离别的悲伤和秋天的萧瑟。行客送别行客,这种场景本身就充满了离别的意味,再加上新秋这个季节,秋天的萧瑟和离别的哀愁交织在一起,使得情感更加深沉。 “莼乡此去万里,先我上扁舟”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离别的场景和地点。莼乡,这里可能指的是作者即将离开的地方,而扁舟则象征着离别的船只。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即将踏上离别的旅程,去往万里之外的地方。 “三载乌奴聚首,异县乡情对语,乘月几登楼”这几句诗描绘了作者和友人在一起的时光,以及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祝福。乌奴可能指的是作者和友人所在的地方,三载则表示长时间的相处。这几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不舍。 “去去远蜀口,日日望吴头”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舍。远蜀口可能指的是友人要去的地方,而吴头则可能指的是作者自己所在的地方。这两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未来的担忧和不舍,以及对友人的深深祝福。 “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这两句诗则直接表达了离愁的情感。作者将离愁比作画家也难以描绘的色彩,表达了离愁的深重和难以言说的情感。 最后,“半生萍梗江汉,别恨最绸缪”这两句诗则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和对未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半生萍梗可能指的是作者和友人漂泊不定的生活,而别恨最绸缪则表达了离别的痛苦和深深的思念。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离别场景、地点、情感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深深祝福和对未来的担忧。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是一首优秀的送别诗。

相关句子

诗句原文
行客送行客,况又值新秋。
莼乡此去万里,先我上扁舟。
三载乌奴聚首,异县乡情对语,乘月几登楼。
去去远蜀口,日日望吴头。
丹青手,描不就,此离愁。
半生萍梗江汉,别恨最绸缪。
远水长空一色,风顺波平如掌,雁序际天游。
故旧有相问,犹滞剑南州。

关键词解释

  • 离愁

    读音:lí chóu

    繁体字:離愁

    英语:sorrow of parting; the pain of separation

    意思:(离愁,离愁)
    离别的愁思。
      ▶金·董解元《西厢记诸

  • 丹青

    读音:dān qīng

    繁体字:丹青

    短语:铅白 黛 锌钡白 墨

    英语:painting

    意思:
     1.丹砂和青雘,可作颜料。
      ▶《周礼•秋官•职金》:

  • 不就

    读音:bù jiù

    繁体字:不就

    英语:bu jiu

    意思:
     1.不能完成。
      ▶《史记•礼书》:“今上即位,招致儒术之士,令共定仪,十余年不就。”
      ▶宋·曾巩《<陈书>目

名句 | 成语 | 杂谈 | 词典 | 字典 | 拼音 | 谜语 | 拆字 | 造句 | 诗词上一句 | 诗词下一句 | 名字赏析 | 人物 | 其他 | 今日天气诗词 | 热门搜索 Copyright © 湘ICP备17014254号